河北省发展食用菌产业 撑起群众“致富伞”
发布时间:2021-04-08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产业,先后出台促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食用菌产业扶贫行动等政策扶持文件,大力开展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渠道畅通,强力推动了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
2020年,河北越夏食用菌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动力。截至目前,全省统筹财政资金5亿多元,引导社会资本22亿元,有效推动全省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各省直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资源向食用菌产业集中倾斜,进一步厚植全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土壤。
为全面提升食用菌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全省通过绿色认证面积9350亩,认证产量60125吨。为大力开展品牌提升行动,全省注册食用菌商标多达135个,省级名牌产品达到30个,培育出“平泉香菇”、“阜平老香菇”、“遵化香菇”等区域公用品牌和“森源”、“瀑河源”等企业品牌。平泉香菇”被评为首批河北省十佳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此外,在科技支撑方面,全省建立了30多个食用菌产业科技平台并于2013年在全国率先组建了食用菌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省级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支广覆盖、高层次、勇创新的“智库专家团”,成为河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各食用菌种植大县也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河北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擎。
产业兴旺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目前,河北省共培育规模以上食用菌龙头企业达320家,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家,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97万户。全省建立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订单农业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利益分享机制、“一地生四金”模式,农民由原来单纯“卖菜”,变成租金、股金、薪金、现金“四金”收入,让全民共享发展红利。平泉“零成本”生产、“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三零”产业扶贫模式和阜平“六位一体、六统一分”现代食用菌产业经营模式,形成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经过多年发展,河北省食用菌产业逐渐形成了品种多样化、产业层次化、产品多元化的格局,通过大力实施铸链强链补链扩链工程,在全省形成了食用菌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休闲观光采摘旅游、宣传一体化全产业链条。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