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浪洞镇浪洞村的食用菌黑木耳产业种植园区,一排排整齐的菌棒有序排列,黑色的菌棒上,黑木耳鲜嫩肥厚,不断发展壮大的食用菌黑木耳产业鼓起了该县村民的
“钱袋子”。

村民每年有近10个月在此地务工,月工资1800-2200元,尝到了从事种植采摘黑木耳务工带来收入的甜头。目前,当地共有386户村民参与黑木耳菌棒的生产、种植、采摘、晾晒、包装。在公司生产、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化模式带动下,村民只要勤劳肯干,每个村民每年能有2-3万元的务工收入。

近年来,黄平县以
“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管理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仅黑木耳种植、采摘一项,每年就能带动当地群众4000多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2020年12月,食用菌黑木耳产业园区菌棒生产扶贫车间成立后,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月工资3600元左右。

据了解,黄平县目前黑木耳种植有6个种植点,种植黑木耳1200万棒,预计干品产量可达900多吨。以目前每公斤50元的市场价计算,全县可以实现黑木耳产值4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