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出具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由贵州省三都县一公司送样检测的鲜香菇,68项指标全部合格,通过了广州海关严苛的农残检测,目前,该公司正在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该公司是三都县周覃镇威农大坝的经营主体之一,主要发展食用菌产业,年种植香菇60万棒,可产鲜菇600吨,辐射带动28个合作社,可产香菇1500吨。目前,生产的鲜菇主销广东、广西、湖南及省内市场。

2019年8月,广州市全面启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立足广州、服务湾区、联结泛珠、辐射内地,以“一个标准供湾区”为原则,构建以广州为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搭建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平合,打造一批高准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并将合作范围从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到广州对口帮扶的黔南州、毕节市等其他地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供更多更优的食用农产品。

按照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要求,所有进入平台销售的农产品,均要报关审核,基地农产品均要通过广州海关“最严标准”的农残检测。同时,广州海关对所有基地的农产品实行半年一检,农残超标将被取消入选资格。
目前,黔南州共有21个生产基地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今年拟申报24个。两年来,来自黔南大山里的优质生态农产品源源不断地直供港澳大湾区,丰富了大湾区“菜篮子”,让大湾区市民品尝到来自贵州高原山区的绿色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