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李玉院士、张克勤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对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金针菇优异种质创制及突破性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进行了评价。
该成果从国内外收集、鉴定、保藏了1200余份金针菇种质资源。基于重测序分析了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构建了农艺性状丰富、遗传背景清楚的杂交群体,系统评价了261份金针菇种质资源。发掘和创制21类农艺性状差异显著的育种材料。发现了金针菇双核担孢子有丝分裂在担子内完成,修正完善了金针菇生活史中核相变化规律,为金针菇育种材料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发明了金针菇高效育种新技术2套,创建了两轮杂交育种策略。育成了适宜不同栽培模式的专用品种5类11个,其中,适宜于工厂化的黄色金针菇新品种引领了黄色金针菇由农法栽培向工厂化栽培转变,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90%。川金11填补了白色金针菇农法栽培专用品种的空白,市场占有率达到100%。川白金57等白色工厂化栽培品种可部分替代日本品种,有效解决了金针菇种源“卡脖子”难题;发明了菌种单细胞复壮技术和黄色金针菇工厂化袋栽技术,创建了品种+模式+栽培良种良法精准配套技术5套,在北京、四川、福建、山东、河北、重庆等金针菇产区推广应用,累计推广栽培10亿袋(瓶)以上;成果选育金针菇系列新品种11个,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研制省级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22篇,出版专著4部。
经专家集体讨论认为,该成果研究内容系统深入,方法先进,创新性突出,该成果整体居同类研究国际先进,在金针菇种质发掘和黄色金针菇新品种选育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