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进组连户,一栋栋崭新的小洋楼红瓦白墙,绿树红花环绕着村庄,一个个花菇大棚鼓起了百姓的腰包,走进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洋港镇下磨村,但见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据了解,这里是“中铝集团下磨花菇帮扶基地”,一幅红色的标语十分醒目: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花菇,又称“山珍”,烹调食用、口感优佳、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降血压、减少胆固醇等功效。花菇基地负责人柯大发介绍,种植花菇要环环紧扣:硬朽杂木-粉碎-发酵-制菌棒-灭菌-植孔接菌种-育菌-上架-长菇-采摘-分类-烘干-包装等十几道关。

近两年来,为实现效益最大化,下磨村在中铝集团派阳新县委挂职副书记郭康安的指导、支持、协调和帮助下,成立“同旺花菇合作社”,推行“村两委+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投入1000多万元,创建食用菌花菇基地70亩,注册“下磨花菇”,种植食用菌100万棒,打造中国绿色健康食品“金品牌”,实施种植、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带动56户脱贫户家门口就业,人均月薪3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65岁的脱贫户柯昌元在花菇基地打工,年薪32000元,入股分红2000元,加上老伴种养业收入,去年,收入5万多元。他满面笑容地说:“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我家变化太大啦!过去靠低保金过日子,缺这缺那。现在,家里要什么有什么呀。用‘村庄美、产业旺、家小康’来描绘如今的下磨村,再也合适不过了。”
产业兴,百事旺。郭康安多次深入下磨村田间、地头、企业、农家调研,联合洋港镇党委研究分析,结合村情,经村党员、群众代表同意,有效推进多产融合、资金整合、力量聚合,引导村民“抱团”发展,创建油茶600亩、香莲500亩、菜牛120头等现代高效产业,带动113名“5060”劳力就业,让村民加速驶入小康“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