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龙泉市黑木耳全程机械化重点突破协同攻关项目获得重大进展,100KG/小时黑木耳自动采摘机在隆欣家庭农场完成最后一次田间实地测试,不久后将投入使用。
龙泉是“中国黑木耳之乡”“全国黑木耳十大主产基地县”,黑木耳产量占全省总量的79%。在食用菌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程度低、机械化设备加工厂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龙泉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龙泉市积极开展黑木耳全程机械化重点突破协同攻关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全力攻克黑木耳产业中“排场、采摘、风干、废菌棒回收”等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低的瓶颈,以实现黑木耳全程100%的机械化生产,为龙泉市黑木耳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
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龙泉市菇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从去年5月份开始研制黑木耳自动采摘机。经过多次改进升级,从开始的单工位设计升级到了双工位设计,同时还实现了机身最小化,方便耳农在田间行走携带。
在黑木耳种植基地,只见研发人员将黑木耳短包菌棒放入黑木耳自动采摘机中,只要轻轻拨动按钮,菌棒上的黑木耳瞬间就被收割到机器下方的塑料筐内。
“设计理念就是‘采大留小’,大的把它采下来,尽量不要伤到小的黑木耳,让它留在菌棒上。”研发人员方宇龙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两秒钟采摘一棒来算,一个小时就能采摘1800棒,机器一天工作6小时,就可以采摘11000棒左右,能比得上3倍的人工。
作为浙江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食用菌在龙泉市种植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值超10亿元,连续十余年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近年来,龙泉市坚持“科技兴菌、机械强菌”,不断提高黑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在不断努力下,龙泉市实现了金针菇、鹿茸菇、灵芝、白灵菇、香菇、秀珍菇等6个大宗菇类品种工厂化生产,自主研发全自动装袋机、自动装袋扎口一体机、自动化菌棒生产流水线、全自动接种机、环保灭菌锅炉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