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从黄白之变,窥见金针菇强“芯”路

    发布时间:2024-09-09

      来源:东南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提到金针菇,可能首先想到它“白幼瘦”的外表。其实,金针菇“出道”时不长这样。野生金针菇都是黄色的,早年农民栽培的也是黄色品种。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选育的白色品种进入中国市场,凭借高颜值与高产量,迅速取代黄色品种。
    白进黄退的背后,是种源长期受制于人。过去30多年间,日本白色金针菇品种主导中国金针菇市场,国内生产企业每年需重金外购母种。
     
    近年来,福建育种家依托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开展金针菇育种联合攻关,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色品种,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国产替代。一度被市场抛弃的黄色金针菇,经品种改良后再度“翻红”,开辟了产业新赛道。
     
    白进黄退,倒逼品种赶超计划的酝酿
    金针菇,因形似金针菜而得名。1000多年前,经典农书《四时纂要》便有关于其人工栽培的记载。但它真正端上百姓餐桌,则得益于现代种业的发展。
     
    1982年,三明真菌研究所通过人工驯化与选择,选育出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针菇品种“三明1号”。1986年,该所又选育出杂交品种“杂交19号”。由于产量高、抗性强、栽培周期短,“杂交19号”迅速成为全国主栽品种,开启了金针菇产业化进程。高峰时,“杂交19号”占据全国70%以上市场份额。
     
    这时候的金针菇市场,是清一色的黄色菇。然而,国外白色品种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
     
    20世纪80年代,日本长野县北斗株式会社利用天然变异的白色菌株,通过杂交育种,育成世界第一个纯白色金针菇品种“M50”,改变了人们对于金针菇的固有印象。
     
    谢宝贵说,白色品种的魅力首先体现在颜值上。“M50”通体洁白无瑕,迎合了消费者审美偏好。生产性能上,比“杂交19号”增产30%以上。
     
    在这场黄白博弈中,传统黄色品种没几年便在市场上难觅踪迹。之后,日本白色金针菇品种又经历多次迭代。2008年,日本千曲化成株式会社育成的“T022”,产量又比“M50”高出30%,且稳产性、商品外观等综合表现更优,很快便垄断了中国市场。
     
    福建农林大学金针菇育种团队曾从市场上收集国内9家龙头企业的金针菇产品,进行基因测序分析,这9家企业金针菇年产量占全国60%以上。结果显示,它们与“T022”遗传相似度均为100%。由此推测,该品种在我国覆盖度超90%。
     
    创立于2011年的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最早引进金针菇工厂化瓶栽工艺的企业,目前日产金针菇超300吨。公司研发总监李博说,2010年左右,日本千曲化成株式会社开始和中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企业合作,根据生产规模收取菌种使用费。
     
    “国外菌种公司每个季度提供一次母种,我们再自行扩繁,用于生产。”李博说,日本菌种进入中国初期,日产100吨的企业每年需支付200万~300万元菌种使用费。国外菌种公司还曾要求根据实际营收情况参与分红。
     
    对于金针菇生产企业而言,目前菌种使用成本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但种源受制于人、单一品种的一枝独秀,所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从业者担忧,有一天可能陷入“卡脖子”危机。
     
    有感于此,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五大金针菇生产企业共同投资1亿元,设立合资公司,计划联合开展食用菌育种、栽培技术创新等研发工作。
    几年前,知名食用菌企业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真姬菇专利遭遇侵权,向同业公司提起诉讼。该诉讼引发行业震动,也让一众食用菌生产企业意识到,选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重要性。
     
    一场金针菇品种赶超计划,正在酝酿。
     
    打破垄断,实现对进口品种的替代
    谢宝贵与金针菇打了半辈子交道。打破种源垄断,实现国产替代,一直是他的梦想。早在2006年,他的团队便在福建省科技厅支持下,建设了福建省食药用菌种质资源保藏和管理中心,收集保藏各种食用菌种质材料近5000份,其中金针菇就有300多份,规模在全行业领先。在此基础上,福建农林大学自主选育出了“农金3号”“农金6号”等系列白色金针菇品种。
    尽管在实验室表现不俗,但这些品种到了生产上,效果不尽如人意。谢宝贵开始反思高校单兵作战的局限性。高校实验室栽培设备、工艺等生产条件有限,难以通过大规模生产试验筛选出优良品种。
     
    产业链另一端的生产企业,也有相似的困惑。作为省内产能最大的金针菇企业,万辰生物早在创立之初便萌生了开展育种研究、选育自有品种的想法。奈何生产型企业育种人才短缺、育种技术薄弱,亟须嫁接科研资源。
     
    校企协作,成为共识。2017年启动的第三轮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将金针菇育种列为重点子项目,并提出“3年追赶、5年超越、10年引领”目标。
     
    高校种质资源丰富,育种技术先进;企业对品种筛选能力强,成果转化快。该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牵头,与万辰生物合作,旨在发挥双方优势,在较短时间内突破国外种源垄断。
     
    由此,高校与企业,科研与生产,走到一起,成为利益相关的合作伙伴。随着育种进程加快,赶超国外品种的梦想正逐渐照进现实,其中的代表作是白色品种“农万金8号”和“农万金9号”。
     
    据悉,福建省2019年育成的“农万金8号”,产量与品质已接近日本品种“T022”;2020年育成的“农万金9号”,品质与“农万金8号”持平,单产超过“T022”。目前,“农万金9号”已在万辰生物广泛使用,在白色金针菇领域实现对进口品种的替代。
     
    黄色回归,让原始菇香再现市场
    其实,黄色金针菇并未真正在市场上消失。得益于口感爽脆、不易塞牙等特性,它一直是零食加工原料的首选。因此,联合攻关团队决定在白色品种突破垄断的基础上,在黄色品种创新上发力,让原始菇香再现市场。
     
    谢宝贵团队首先从基因层面破译了金针菇颜色变化的遗传密码。原来,金针菇的染色体上具有两套与颜色有关的基因,一套决定是白还是黄,一套调节颜色浓淡深浅变化。摸清了遗传规律后,品种改良便有的放矢。
     
    “产量低、商品外观不好,是传统黄色金针菇的两大痛点。”谢宝贵说,和白色品种相比,黄色金针菇菇帽上通常有明显的水渍圈,看起来就像浸过水一样,不仅让卖相大打折扣,也影响货架期。
     
    为了突破这一局限,联合攻关团队继续天南海北搜寻种质资源,希望从大自然中寻找答案。终于,谢宝贵在黑龙江发现了一株天赋异禀的金针菇野生菌株,为其编号“FV2”。与常见的黄色金针菇不同,“FV2”虽然也是黄色的,但菌盖厚实,表面干爽,没有水渍圈。更重要的是,以“FV2”作亲本,多代杂交,这一特性可以在后代中稳定遗传。这一意外所获,成为黄色金针菇品种改良的骨干材料。日后选育出的多个黄色新品种,都利用了其菌盖干爽的基因。
     
    水渍问题解决了,其他生产性能如何优化呢?联合攻关团队选择的策略是“白改黄”——通过杂交手段,用白色品种基因改良黄色品种,在使其保留优秀食用品质的基础上,兼具优良的生产性能。
     
    很快,“农万金10号”“农万金11号”“农万金12号”“农万金13号”等一批改头换面后的黄色金针菇新品种横空出世。其中,2022年底育成的“农万金13号”表现尤为惊艳。
    “农万金13号”
     
    “产量比市面上的白色品种还要高,并且菌盖干爽、菌柄和菌盖颜色均匀,商品观感好。”李博说,“农万金13号”代表了行业内黄色金针菇育种领先水平。
    “农万金13号”的出现,引领沉寂已久的黄色金针菇重新回到消费者的视野。去年,万辰生物开始规模化生产“农万金13号”,现日产量约60吨,是国内黄色金针菇产量最大的企业。目前,“农万金13号”出厂价比白色品种高出20%~30%。
     
    然而,黄色金针菇要真正重回百姓餐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黄色金针菇的复兴,还需要持续开展市场教育与推广。
     
    对于金针菇品种的创新之路,联合攻关团队还有更多展望。不久前,该团队选育出极具特色的茶色品种“农万金15号”。李博希望,未来可以推动白色、黄色、茶色金针菇“三姐妹”一起闯市场。针对不同消费场景,他还计划选育不同的细分品种。譬如,烧烤与火锅对食材的要求有所不同,前者要求金针菇基部最好粘连,便于穿串,后者则刚好相反。
     
    谢宝贵团队还在野生资源中发现了具有独特玫瑰香味的菌株。他计划以此为育种材料,选育出具有特殊香味的金针菇新品种。在谢宝贵看来,选育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型品种,也将是未来金针菇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来源:东南网)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重庆:万盛金针菇入选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

    近日,2025年度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入围名单公布,万盛金...

    2025-10-20 08:45:53

    浙江华实生物3360公斤金针菇首次出口美洲市场

    日前,在海宁市袁花镇的浙江华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房里...

    2025-10-13 10:11:00

    广东:开平前8月金针菇出口量猛增3.4倍

    近日,在开平市园仔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看到,工...

    2025-10-06 08:13:55

    安徽:铜陵工厂化金针菇厂开足马力供应“两节”市场

    10月2日,在安徽康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生产车间,...

    2025-10-06 08:12:27

    宿迁市完成全年专项金针菇生产过程监测工作

    按照2025年江苏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宿迁市开展...

    2025-09-10 08:52:08

    2025年8月全国食用菌批发市场金针菇价格走势分析

    2025年8月,食用菌商务网对全国部分城市主要批发市场金针...

    2025-09-05 14:23:39

    投资9000万元加码“金针菇”,琪英菌业扩建项目陆续投产

    投资9000万元加码“金针菇”,琪英菌业扩建项目陆续投产

    近日,位于四川蓬溪县的四川琪英菌业股份有限公司六期厂...

    2025-08-22 13:51:36

    成都金大洲即食金针菇项目8月底完工,明年投产

    成都金大洲即食金针菇项目8月底完工,明年投产

    近日,走进位于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中国川菜产业城,...

    2025-08-20 08:55:57

    2025年7月全国食用菌批发市场金针菇价格走势分析

    2025年7月,食用菌商务网对全国部分城市主要批发市场金...

    2025-08-13 08:48:55

    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赴海宁华绿生物开展金针菇保鲜标准SOP规程的示范对接

    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赴海宁华绿生物开展金针菇保鲜标准SOP规程的示范对接

    2025年7月24日,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品质保持...

    2025-08-08 11:12:00

    福建宁德:2家菌企获发“食用菌汤料包”食品生产许可证

    福建宁德市场监管局向古田县2家食用菌生产企业颁发了全市...

    2025-10-16 13:51:04

    福建寿宁县: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发展(一期)项目预计11月全面投产

    福建寿宁县: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发展(一期)项目预计11月全面投产

    福建寿宁县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项目(一期)200多亩食用菌...

    2025-10-14 10:15:15

    福建农科院食用菌专家赴宁夏隆德指导红松茸栽培技术

    福建农科院食用菌专家赴宁夏隆德指导红松茸栽培技术

    近日,福建农科院食用菌专家林戎斌跨越千里到宁夏隆德县...

    2025-10-14 10:08:54

    福建罗源:秀珍菇之乡有了“当家”菌种

    福建罗源县起步镇是大型秀珍菇规模化种植基地,菌菇供应...

    2025-10-13 13:55:04

    福建:宁化县方田乡300余亩竹荪迎采收旺季

    福建:宁化县方田乡300余亩竹荪迎采收旺季

    近日,宁化县方田乡南城村竹荪种植基地迎来采收高峰。大...

    2025-10-10 09:16:30

    福建罗源:“菇光互补”多方共赢 ,乡村振兴亮新招

    福建罗源:“菇光互补”多方共赢 ,乡村振兴亮新招

    福建罗源县中房镇创新探索菇棚“光伏+”发展模式,以“菇...

    2025-10-09 15:22:35

    福建厦门创新产业援疆模式,羊肚菌今年产值预计达4000万元

    福建厦门创新产业援疆模式,羊肚菌今年产值预计达4000万元

    “十四五”以来,厦门创新产业援疆模式,将扶持政策、帮...

    2025-09-30 11:08:02

    福建武平:灵芝综合项目已全面试生产

    福建武平:灵芝综合项目已全面试生产

    今年8月,福建元生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灵芝精深加工及研学...

    2025-09-28 14:16:31

    福建长汀县:茯苓全产业链加工生产项目正式投产

    福建长汀县:茯苓全产业链加工生产项目正式投产

    福建长汀县茯苓全产业链加工生产项目正式投产,不仅增强...

    2025-09-27 09:28:31

    福建:尤溪黑木耳高温防护有新招,遮阳网为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每年9至10月是尤溪黑木耳菌棒下地的关键期,连续35℃以上...

    2025-09-25 08:41:33

    中船集团重庆装备所属长征重工食用菌种植方舱首台样机安装调试成功

    中船集团重庆装备所属长征重工食用菌种植方舱首台样机安装调试成功

    近日,中船集团重庆装备所属长征重工重点科研项目食用菌...

    2025-10-21 14:17:40

    2025年8月食用菌加工制品商品出口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2025年8月食用菌加工制品商品出口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8月食用菌加工制品合计出口量15811.34吨,出口总额27457....

    2025-10-21 14:01:01

    甘肃合作市:高原大棚反季节平菇年产150万斤

    甘肃合作市:高原大棚反季节平菇年产150万斤

    近年来,甘肃合作市依托地域优势与政策扶持,大力推进反...

    2025-10-21 13:57:43

    华绿生物浙江海宁基地投产一周年,探索厂商合作新路径

    华绿生物浙江海宁基地投产一周年,探索厂商合作新路径

    华绿生物浙江海宁基地投产一周年庆典暨2025年经销商大会...

    2025-10-21 13:52:36

    云南丽江:可以吃的“黑钻石”上市啦

    云南丽江:可以吃的“黑钻石”上市啦

    近日,云南丽江松茸交易中心举行舌尖上的“黑钻石”·黑...

    2025-10-21 13:49:27

    四川木里:野生菌产业产值突破2.47亿元

    四川木里:野生菌产业产值突破2.47亿元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四川木里县野生菌产量2990.4吨,产...

    2025-10-21 13:47:13

    比利时布鲁塞尔建成欧洲最大菌丝体工厂正式投产

    日前,比利时布鲁塞尔建成并正式投产了欧洲最大的菌丝体...

    2025-10-21 10:58:11

    千吨灵芝产品投产暨东方灵芝馆开馆在金寨举行

    千吨灵芝产品投产暨东方灵芝馆开馆在金寨举行

    10月18日,千吨灵芝产品投产暨东方灵芝馆开馆仪式在金寨县...

    2025-10-21 09:43:10

    河北:平泉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

    10月15日,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举办食用菌栽培...

    2025-10-21 09:42:20

    安徽:旌德县构建起灵芝产业链

    安徽旌德地处皖南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8.5%,独特的气候、...

    2025-10-21 09:41:43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