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出现了大风天气,京郊正处于平菇、大球盖菇出菇管理的关键期,为及时了解此次异常天气对食用菌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4月14日,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宇研究员带领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卢彩鸽副研究员及团队成员一行5人,赴北京市房山区重点食用菌基地开展生产调研与应急技术指导服务。
在北京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北京乐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由于室外大风影响,大棚无法正常通风导致棚内湿度增大,平菇细菌性病害——黄斑病发生,且平菇出现子实体花边、畸形等异常现象,严重影响平菇产量和商品性状。
在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房山区综合试验站试验示范基地,正在加紧修缮被大风刮断的部分设施棚室卷帘杆和门窗,调研了基地平菇、大球盖菇、榆黄菇等食用菌生产及病虫害发生情况。

针对当前大风干燥和即将到来的高温天气对食用菌生产的不利影响,创新团队专家提出,要及时开启棚室通风设备、注重通风管理,并且及时降温和浇水,适当增加通风次数,及时清除畸形菇、黄斑病菇和杂菌污染袋,食用菌设施棚室尽快悬挂黄板诱杀菇蚊蝇成虫,以减少异常天气和病虫害发生对食用菌生产造成的损失。此次调研和应急服务,对于食用菌创新团队保障京郊食用菌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供稿: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