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蒲洼乡东村科技小院于2019年获得北京市委统战部授予的“北京科技小院(统农025号)”之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2025年依托院下达的“房山区蒲洼乡东村菌菜鸡种养模式示范推广”项目,重点开展林下食用菌和特菜优良品种及高效安全技术、北京地方特色品种—北京油鸡健康养殖模式的试验示范,丰富小院特色种养品种,助推东村产业融合发展。

房山区东村科技小院林下食用菌占地100余亩,建有林下棚室100余栋,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刘宇研究员为负责人。在科技小院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先后开展了香菇、黑木耳、玉木耳、榆黄菇、灰树花、黄伞、灵芝、黄色金针菇、小白平菇及大球盖菇等10余个食用菌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本年度重点使用棉隆对土壤进行全面消毒,覆土栽培的黄伞和大球盖菇长势明显好于往年;引进的香菇七河9号和费菜、蒌蒿、韭菜等特菜品种产量较高,适合当地栽培。
2025年油鸡养殖规模继续扩大,8月份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油鸡出现死亡不良反应。8月19日,刘宇研究员邀请北京农科院畜牧所章振华研究员、初芹研究员和史爱华副研究员赴现场开展应急服务,初步诊断为肠道大肠杆菌感染所致,抽取部分样品进行解剖分析及药敏试验,确诊为大肠杆菌感染,建议使用庆大霉素治疗。根据专家建议,基地负责人按推荐剂量对油鸡进行注射,两天后油鸡恢复正常,挽回经济损失,受到基地一致好评。9月18日,食用菌团队在东村科技小院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重点观摩了食用菌、特菜及油鸡优良品种及种养模式。
目前东村已发展成为北京市山区特色农业亮点,同时发展高端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北京最美的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依托科技小院基地解决了东村35人就业,带动49户农家乐从事“蘑菇宴”,年均接待游客万人次以上,旅游年综合收入达200余万元。今后计划借助科技小院平台,引入北京农科院更多的科技资源,依托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