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对于素有“木耳之乡”美称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柴河林业局来说,食用菌种植每年可以给林区职工带来上千万元的收益,一袋袋黑木耳就是林区群众致富的“钱袋子”。
在柴河林业局佛塔村,菌农李德祥说起种植黑木耳,除滔滔不绝地讲他的木耳经外,还由衷地称赞供电服务好。
“今年,种植黑木耳采用了吊袋栽培,这种培育方法特点是耳厚,形好,温湿度能控制住,产出的木耳比地栽口感好,还能提前20多天进入市场。且产量高、收益高,省地、省工、省时、省力、省心、省成本。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有电力做保障”
今年年初,林业局鼓励大家发展吊袋木耳栽培时,菌户们普遍顾虑很多。
村支书刘立杰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还真有点担心,吊栽木耳需要在棚室内培育,如果气温过高会烧耳、排风散热、浇水喷灌都得需要电,但当时基地没有时,农户们担心出耳期间,排风散热、浇水喷灌得不到保障怎么办?农民心里有点没底儿。”
为了给菌户吃个定心丸,牡丹江电业局海林农电公司柴河供电所负责人高宇来到基地,在确定了供电方案后,向菌农们做了保证,基地建成后,电建工程会同步跟进,木耳基地生产期间,供电所还将派驻村电工24小时为菌农提供供电服务,全力支持林区特色产业发展。
“今年柴河遭遇多年罕见的‘倒春寒’,发好的木耳菌袋迟迟不能下地,损失很大,而大棚内有电温控设备,丝毫没受气候影响,驻村电工定期到基地来检查用电情况,为菌农致富铺就了一条光明之路。”刘立杰高兴地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