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谈梦娇)过去,菌渣四处堆放,甚至随意丢弃在河道中;如今,黑木耳菌渣被部分回用到菌棒中,且黑木耳产量品质与对照相当,同时节约成本10%左右。
黑龙江省海林市光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光伟,以及他合作社的64名社员,是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菌渣回用与新型基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最大的受益者。
“多年来,我们合作社始终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综合试验站及岗位科学家保持密切联系,将体系先进的技术和成果第一时间在合作社进行推广应用。”张光伟说。
在光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黑木耳种植大棚内,一排排菌袋已经开始发出黑木耳的菌芽,有的长势很旺,有的则相对要弱一些。“这是因为每一排都是一个黑木耳菌渣回用试验,菌渣替代的比例不同,导致黑木耳出芽情况有所不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站长王延锋介绍了黑木耳菌渣回用的处理方法,“我们发现在第一茬黑木耳收获之后,这些菌渣中的营养成分还比较高,于是我们就将它与一些新的材料进行混合,从而制成二次食用菌基质,在灭菌接种后进行二次种植。目前,试验结果显示,菌渣最高可替代到50%,而以替代30%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