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12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和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共同主办,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河南省食用菌协会为支持单位,卢氏县九龙实业有限公司、三门峡九龙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市场编辑部、北京中菌华宝会展服务中心为执行单位的“中国(三门峡)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成功召开。
本届大会以“新时代·新菌业·新作为”为主题,吸引了行业内超过300家参展企业到会展示展销,参展种类包括菌需物资、原辅材料、生产设备、精深加工产品等食用菌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展品体现了先进性、实用性和前沿性。会期,展会主办方邀请有关专家和具实战经验的科技工作者,以及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的企业家代表到会,围绕新时代食用菌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精准扶贫”以及珍稀食用菌品种研发、产品市场流通等焦点问题,并针对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成果转化、食用菌特色小镇和循环休闲农业、食用菌田园综合体等进行探讨。
4月11日下午举办的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专题报告上,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试验站站长、驻马店市农科院副研究员魏银初作了《河南省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精彩演讲。魏银初在会上就“河南省香菇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了发言,他指出香菇是河南省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品种。香菇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阳市的西峡县、南召县、内乡县,在河南省的其它县市,也都有香菇栽培。主栽品种是9608、939、937。
此外,魏银初也具体分析了河南省三种主要的栽培模式:一是以西峡县为代表的中棚架立体春季栽培模式;二是以泌阳县为代表的小棚立体秋季栽培模式;三是以保鲜菇为主的混合平面栽培模式。与此同时,他认为到2020年河南全省香菇年产量突破300万吨,产值突破200亿元,全省香菇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量占全部产量的65%以上,产品优质率达80%以上,出口创汇额达10亿美元,河南省将成为全国著名的优质香菇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