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小蘑菇成就大产业:从家庭作坊到“百菌争艳”

    发布时间:2018-11-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9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仅为5.7万吨,到2017年产量接近4000万吨。改革开放40年来,(食用菌产量)实现了700倍增长,没有任何一种农作物有这样的增长速度。中国食用菌40年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奇迹!”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近期发出这样的惊叹。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食用菌产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如今已成为中国仅次于粮、油、果、蔬的第五大农作物,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一颗小小的蘑菇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蜕变。
    从家庭作坊到“百菌争艳”
        20世纪初,我国食用菌产业主要是农民家庭式的小生产,科技含量低,规模小、利润少。农民种菇一般不将用工计入成本,他们种菇所谓“赚钱”,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收回自己应得的工钱而已。与荷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相差甚远。
        中国内地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从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先后引进了9条大型的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线,但由于技术、市场和管理等问题,工厂化生产一度处于低潮。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条件的成熟,国内再次掀起了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等木腐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投资热潮。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引进设备和自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获得了成功。自此,我国食用菌产业迎来高速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国。
        作为中国食药用菌研究领域唯一的院士,李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他眼中,一颗小蘑菇有着实现我国农作废弃物资源循环的大能量。它能利用秸秆中的废弃物长成食物,减少动植物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生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是支撑我国食物安全的生力军,可谓“一箭三雕”。
        正是基于此,小蘑菇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各地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兵器,工厂化生产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同造就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用菌产量实现700倍增长的瞩目成就。
        据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共出口各类食(药)用菌产品63.08万吨(干鲜混计),货值38.4亿美元,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09%和19.38%,近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和7%。我国境内栽培品种达70多种,形成了大宗品种稳步发展、珍稀菇类较快发展、药用菌类异军突起的“百菌争艳”局面。
    “把好东西留在国内”
        食用菌产业的另一个明显变化是从出口转内销。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食用菌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
        曾经以出口蘑菇罐头为主的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齐延全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尤其是双孢菇,过去中国人很少吃,除了当时国人的消费水平较低外,消费习惯和消费意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999年之前,中国人双孢蘑菇消费量非常少;2000年后,随着消费需求模式的改变,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提高,双孢蘑菇从以前的单一餐饮渠道消费逐渐扩大到居民家庭消费,消费量越来越大,这种趋势未来将继续增长。”
        这种变化让与中国食用菌交情颇深的国际著名双孢蘑菇营销专家、荷兰双孢蘑菇深加工企业Scelta公司总裁简·克尔肯也感同身受。1984年,克尔肯第一次来到中国,与中国的食用菌企业开始了贸易往来,那时候他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几乎看不到这种西方人习以为常的食物。直到2005年,他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市场已经发生变化,也让他看到蘑菇销售有了崭新的前景,于是他下决心要更了解中国的市场和消费者。
        2008年,Scelta利用提鲜技术研发了食用菌浓缩物和粉末来替代味精。2014年起,公司又成功提取双孢菇蘑菇中的天然维生素D,将它与汉堡结合,并应用到许多烹饪菜品中,满足了人们健康饮食的需求。
        中国13多亿人的庞大消费市场让如裕灌一样曾经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调头“回国”。“过去我们总是把好东西出口到国外,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好东西自己都不够吃,所以我们把重心放回了国内。是到了我们对国民健康做点什么的时候了。”齐延全说,抱着这样的理念,裕灌正以品牌建设为目标,多渠道布局,以大客户和农批为主,同时涉及商超、餐饮,也开始尝试探索新零售等渠道,大力拓展内销市场。
        中国食用菌产业正处在蝶变的重要关头,更多企业转型升级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食用菌企业创新驱动的目标和方向,也只有顺势而为才能与这个伟大的时代携手一路前行,创造更多奇迹。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河南宝丰县:建设珍稀食用菌高标准种植大棚2000座

    近年来,河南宝丰县把珍稀食用菌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

    2025-07-21 10:44:25

    山东滕州鲍沟镇召开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暨庭院经济提质增效工作会议

    山东滕州鲍沟镇召开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暨庭院经济提质增效工作会议

    为持续推动食用菌产业和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种植户...

    2025-07-21 10:41:29

    “科创中国”食用菌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服务团正式成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

    2025-07-21 10:02:00

    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蛹虫草两项研究取得新进展

    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蛹虫草两项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团队在食药用真菌蛹虫...

    2025-07-21 09:58:58

    数字化生产,精创食用菌日产菌棒5万棒!订单量大增

    数字化生产,精创食用菌日产菌棒5万棒!订单量大增

    近日,走进浙江庆元县精创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

    2025-07-21 09:31:24

    食用菌工业化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战略意义

    食用菌工业化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战略意义

    7月19日,中合农创产业投资(青岛)有限公司借助链博会平...

    2025-07-18 17:00:48

    围绕寒地食用菌等产业,现场签约!

    围绕寒地食用菌等产业,现场签约!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与黑龙江省鸡西市在...

    2025-07-18 16:59:38

    云南野生食用菌企业组团参加第三届链博会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07-18 16:57:05

    食用菌创新平台再升级!2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备案

    7月14日,湖北省科技厅发布《2025年度湖北省专业型研究...

    2025-07-18 16:53:11

    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精加工能力建议这样提高

    国家食用菌体系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食用菌体系首席专家...

    2025-07-17 13:38:15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