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苏布台乡博尔博松村香菇种植大棚示范基地里,建档立卡贫困户阿依木拉提·阿不都力正在今年新建的大棚里采摘香菇,在示范基地工作两年的他已成为了这里的技术员。
据了解,博尔博松村是典型的牧业村,村民生产方式单一,以畜牧养殖为主,交通闭塞,距苏布台乡19公里,土地贫瘠,旱田地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0%以上。2019年,党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紧紧抓住武进对口支援尼勒克县前方工作组推进香菇种植的有利时机,确定将香菇产业引入博尔博松村,争取到新疆中煤集团、州党委政法委、武进援疆工作组帮扶资金33.5万元,于2019年7月建成5座香菇大棚、1座仓储冷库、配备运输车1辆。当年,香菇种植大棚示范基地菌棒2万棒,试运行3个月销售香菇7吨,产值达到5万元,打开了伊宁市销售市场。
今年,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国电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和新疆云财富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帮扶资金29.5万元,新建规模化香菇大棚1座,对5座香菇大棚和基地水电路全面升级改造。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建成烘干房1座,打水井1眼,投入自动卷帘机6台、自动喷雾机6台,引进菌棒自动注水机1台、真空包装机1台,今年,投放2.5万个香菇菌棒,目前,第一茬已产菇8吨,产值7.2万元,解决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产品销往伊宁市、乌鲁木齐市、霍尔果斯市等地。基地鲜菇市场价每公斤10-15元,干菇每公斤100元,供不应求。
通过近两年的运转,博尔博松村实现了从艰难起步到稳步发展,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人工强度大到自动化操作,从没有市场到产品供不应求,从村民观望到参与投工投劳235人次。香菇种植大棚示范基地培养技术人员7人、技术骨干2人。技术人员工资加补贴每月收入4000元,其他人员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为生活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希望,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将把食用菌种植作为牧区产业发展的龙头,作为博尔博松村农牧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新路子,把培育绿色产业、特色民俗和乡村旅游作为博尔博松村的战略发展方向,逐步形成“民俗+基地+绿色产业+农户”的发展方向,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