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成县:地栽天然黑木耳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1-09-10
来源:中新网甘肃新闻
初秋时节,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黄渚镇富燊农业合作社木耳种植基地的地栽黑木耳进入了采收期。
9月7日,在富燊农业合作社木耳种植基地内,乳白色的菌棒规则有序地排列在田间,菌棒上长满密密麻麻的木耳,忙碌的村民们正抓紧时间采摘和晾晒。附近村社的留守妇女们一部分人采摘鲜木耳,一部分人将摘满的框搬去称重、晾晒,种植基地内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采摘晾晒图景。
地栽黑木耳也被叫做“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是一种直接将袋料露天放置在田间地头或果园林下进行黑木耳栽培。地栽黑木耳技术极大地扩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生产周期,回归自然的栽培方式使产品实现了天然无公害,既提高生物转化率,又提高产品商品性,更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
富燊农业合作社占地面积30多亩,目前,共栽种菌棒十多亩,去年组建了合作社,主要生产地栽黑木耳,着力发展食用菌这一特色产业,计划通过合作社种植、农户参与采摘的方式,逐步形成产业发展模式,助力群众就业增收致富,由于地栽黑木耳纯天然、口感不错,正在逐步进入本地及周边市场。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富燊农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邀请技术员开展木耳栽培技术培训,在前期认真做好木耳菌包入棚、下地前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养菌、刺孔、挂袋以及后续的浇水、晒袋等工作,坚持科学指导、规范化操作、用心栽种保品质,有效提升木耳产量,在采摘过程中,招聘附近贫困户,使其在家门口务工,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同时,合作社在依托超市、特产店等线下销售的同时,积极拓展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平台,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多途径销售,逐步提升木耳产业效益。
目前,地栽黑木耳正逐步发展成为富燊农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特色产业。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