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贵州省织金县后寨乡紧紧围绕“四新”抓“四化”要求,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目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大党委领办联合总社”模式,因地制宜,用好用活当地森林生态资源和高山冷凉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香菇、赤松茸、木耳、竹荪等食用菌产业,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种植发展路子的同时,不断壮大农村实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为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金秋时节,走进后寨乡路寨河村,地处海拔高度2000余米的公鸡山上秋高气爽,纵横交错的黑色阴棚下,整齐的菌棒挂满圆润的香菇,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这些成熟的香菇。由于这里海拔高、土壤贫瘠,种植庄稼收成不好,所以,他们把自家土地流转给村合作社,由合作社组织集中种植食用菌,现在,他们不仅可以每天在食用菌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年底还有土地流转费和分红收益,很是划算。

后寨乡通过乡党委领办合作社模式,在乡里组建联合总社,由联合总社统筹政策投放、资金投入、技术保障、管理服务、市场销售等,各村合作社配合,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先后发展了路寨河村公鸡山食用菌种植基地、偏岩村木耳种植基地、高礅村香菇基地等食用菌种植基地1000余亩,目前食用菌正值丰收季节,通过乡联合总社的促销一体化运营,这些食用菌在市场上十分走俏。

近年来,后寨乡因地制宜,按照“既要绿色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种植,完善利益联结、促进产销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香菇、赤松茸、木耳、竹荪等特色食用菌产业,逐步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路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目前,后寨乡正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乡情实际,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特色的绿色生态经济,不断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推进农文旅融合,努力在生态建设、乡村振兴上闯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