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下,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观风海镇的赤松茸已进入采收尾声,走进位于观风海沙子坡林场的赤松茸种植基地里,刚好遇到采收归来的村民,手里拎着满满一筐的赤松茸,刚摘的鲜货十分诱人。由于气候原因,今年产量不如去年。据悉,赤松茸生长气温需要在8-25摄氏度之间,别处是冬天种植,而在观风海,夏天的温度很适合种植。
如今,观风海种植出的赤松茸已经“飞”出贵州,销往更远之处,今年,主要销往北京、上海、青岛、广州、武汉、成都、重庆与昆明。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观风海镇充分利用丰富林地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培育林下种植赤松茸产业,走出一条林下“掘金”新路子。据沙子村支书安宁波介绍,沙子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以“四个联合”(“村”“民”联合、“村”“村”联合、“村”“企”联合、“企”“企”联合)抱团发展,种植赤松茸300亩,今年,引进的雪榕公司还试种200多亩雪莲菇。

林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周边村民也多出增收途径。赤松茸从种到收需要持续6-7个月,整个过程都有用工需求,就拿卯兵的种植基地来说,多时每天80-90人,每人每天工资80-100元,管理层可以拿到4000-5000元,劳动力都来自周边群众。

从林地走回基地冷库,几位务工村民正在挑选赤松茸,将优质菇进行分装,每月能赚3000元左右。林下努力“冒头”的赤松茸、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基地、“飞”出贵州远销北京上海的鲜货,这些不正是致富路上的“藏宝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