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贵州省岑巩县将茶树菇林下产业当做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手段,不断延伸茶树菇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助推茶树菇产业转变为品种优良化、经营集约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市场化的规模化产业,主要措施如下:
1.地企联通强研发。岑巩县不断深化与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菌种研发、生产种植等关键技术与环节方面主动获得支持,精选气候适宜的3与5号菇当做主要的品种,同时,引进优质菌棒,确保菌种质量。据统计,今年,基地自产共1000万棒菌棒,从国外进口了30万棒。
2.基地联建强生产。岑巩县坚持试点试验与基地引领方式,由县属国有平台公司与贵州苗岭黔菇菌业公司共同出资建立贵州鸿林农业发展公司,运用“国企+合作社+专业户”的产业运作方式,累计投入3099.25万元,在大有镇建成林下茶树菇基地350亩与年产2000万棒的菌棒加工厂,实现年产值5224.32万元。目前,全县已生产茶树菇530万棒,入林500万棒。
3.主体联合强加工。岑巩县采取“国有公司+社会主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吸纳国有公司在整合政策、融资等优势和社会主体在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整合财政扶贫资金等联合建立茶树菇精深加工工厂,有效延长了茶树菇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好茶树菇转变为优质商品。目前,通过研发试验,已试制出茶树菇香脆、辣椒酱、面条、粉条等加工食品。加工厂建成后将茶树菇产品批量生产,投放到市场之中出售。
4.品牌联创强销售。充分利用黔东南“苗侗山珍”公用品牌、县域“思州系列”公用品牌优势,着力开展茶树菇品牌创建,培育出具有思州地域特色的茶树菇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瞄准省内外举办各类农产品展会之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精选菇品参会参展,通过参加“农交会”、“绿博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茶树菇销售渠道,着力推进“黔货出山”。目前,已研发出菇类制品3个(茶树菇脆、辣椒酱、面条)。其中,茶树菇单品已被成功创建为苗疆品牌(2019-2020连续两年荣获“义乌国际森林博览会金奖”奖项),与“真的有货”、“江西利财食用菌”等多家平台公司建立稳定产品供销合作渠道,打开浙江、江西等全国各地的市场。
5.利益联结强富民。采取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负责流转农户林地、承接财政扶贫资金,打捆注入公司建基地,组织劳务用工,带动当地群众参与茶树菇产业发展;公司负责生产菌苞、林下种植、林间管理、产品回收、市场销售,确保农户的种植受益在0.5元/袋以上。在利益联结上,农户按照30元/亩获得林地流转租金收益、建档立卡户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享受最低5%的保底分红、群众通过到加工厂和基地务工获得最低80元/天的薪金收入,确保群众实现三个层次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