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在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缠溪镇冷水溪村的林下仿野生菌栽培基地里,连片的红托竹荪长势喜人,在松针的缝隙间,一株株红托竹荪冒出了头,三三两两的菇农正在基地忙着采摘竹荪。
红托竹荪历来都被认为是“菌中皇后”,具有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
今年,缠溪镇按照“菌厂+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去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种植20余亩,红托竹荪迎来大丰收,预计产量1万斤。
冷水溪村坐落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洋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平均海拔981米,林地1.8万多亩。丰富的森林资源、独特的气候、适中的海拔,为当地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发展林下种植红托竹荪,将林下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既利用起闲置的山林,同时,也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带来就近务工机会,带动群众增收,实现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人工种植红托竹荪对生态环境和技术要求比较高,为推动林下食用菌产业推广和发展,缠溪镇还积极邀请贵州省科学院食用菌专家前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红托竹荪种植水平,拓宽林下产业链。
近年来,缠溪镇通过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依托辖区国家储备林项目,把林地盘活,在林下发展红托竹荪、羊肚菌、大球盖菇等为主的仿野生菌种植和保育,实现群众增收和生态保护双丰收,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