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数字赋能,种蘑菇就像在工厂里生产零部件一样,产出的“数字蘑菇”,源源不断发往市场,走上市民餐桌。
场景一:一年四季产蘑菇
湖南望康农业公司种植400亩羊肚菌,亩产超200公斤,批发价每公斤120元,收入达到1000万元。随着羊肚菌淡出,红托竹荪又上市。公司建了菌种场,有6个实验室,试种红托竹荪2万棒。
一个冷库棚,就是一个生产食用菌的车间。点开手机APP,棚内温度、湿度等数据一一显示,一旦异常就会报警。去年,公司示范推广“羊肚菌+红托竹荪”轮作技术,减少大棚“空档期”,也有利于土壤保肥,收益可翻番。近几年,各地兴建的智能化大棚,温度、湿度尽在“掌”中,让食用菌生产告别“靠天吃饭”。
羊肚菌、金耳、红托竹荪、黑鸡枞、芦苇菇……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驯化珍稀菌种,科学搭配茬口,推动食用菌由季节性生产向周年化生产转变,一年四季产蘑菇。
场景二:“千里眼”监控菇房
湖南省首个5G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湖南蘑蘑哒农业开发公司生产的黑皮鸡枞正大量上市。公司董事长李贯虹介绍,基地只生产黑皮鸡枞,11个车间轮流采摘,没有淡季旺季之分。
2020年,湘潭移动公司与蘑蘑哒公司联手打造全省首个5G智慧农业产业园。5G技术应用到温室大棚,将传统种植经验转化为数字模型,让蘑菇在最合适的环境中生长。黑皮鸡枞产量比原来增加20%,优品率提高30%。
近两年,蘑蘑哒公司分别在岳阳、武汉、承德等地建起基地。公司开通远程技术指导系统,数据、模块都在云端,“一张网”融环境智能调控、气象监测预警、水肥智能决策、病虫害防治于一体,就像有了“千里眼”。
场景三:机器人等候上岗
从食用菌产业来看,生产过程已实现智能化控制,但前端的菌包制作、后端的采摘仍离不开人工,人工成本占到总支出的30%。如何降低人工成本?长沙市望城区政府与省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在望城建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打造全自动蘑菇生产线。
湖南菌安智慧生物科技公司去年落地望城,专攻蘑菇工厂化、智能化生产装备,已成功研发出食用菌智能化一体菌包生产系统。传统食用菌生产,从拌料、装袋(瓶)、灭菌、冷却、接种、培菌到出菇,可谓劳动密集型。菌安公司简化流程,只需拌料、灭菌、接种,由机器直接铺到无菌培养舱,实现菌包生产自动化、无人化操作。
日前,蘑菇采摘机器人研发成功。操作员只要输入抓取物图像,机器人即自行规划路线,迅速识别目标、辨识抓取部位。下半年,望城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建成,机器人即可入园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