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漳县立足“农业优先型+生态功能型”县域经济定位,通过“四化联动”战略推动菌菜产业提质升级。2024年全县菌菜产业总产值突破18.7亿元,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二期)全面投产,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体系化布局重塑产业格局。龙头企业引培并举,采取“双覆盖”策略,引进鑫源菌业等3家技术型食用菌企业,培育何家源等5家蔬菜龙头,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联合体;组织体系优化升级,实施合作社提升工程,全县159家菌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超万户,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网络;带状集群加速发展,沿漳河、龙川河打造四大特色种植片带,涵盖高原夏菜、食用菌等主导产品,实现“一带一特色”产业布局。
园区化发展强化集聚效应。投资8156万元完善现代农业园区,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建设日光温室1419亩、塑料大棚1.5万亩,形成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高原夏菜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构建周年化生产体系。
品牌化运营提升市场价值。不断健全绿色生产体系,建立尾菜处理示范点26处,年资源化利用尾菜1.4万吨。认证成果显著,黑木耳、黄瓜等产品取得绿色认证,“金花池”等区域品牌影响力提升。构建立体营销网络,创新“展销会+电商直播+东西协作”模式,年度销售额超5600万元。
党建链式驱动产业提升。建立食用菌、高原夏菜产业党委2个,创新“党建+产业链”融合模式。培育产业链关键环节,建成菌棒生产线1条、加工厂2家,冷链仓储能力提升30%。联农带农实效突出,菌菜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800元,占可支配收入40%。(来源:定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