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当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圆满落幕,留下的不仅是一串亮眼的数据——1200家中外展商、4.2万次合作对接、超6000项合作意向,更勾勒出一幅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在这幅宏图中,来自大江南北的食用菌企业,无疑是活跃而亮眼的一笔。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链博会为它们洞开了哪些新机遇?这些扎根泥土、志在全球的“菌”企们,又从中链出了怎样的未来?
朋友圈:从地域到全球的跨越
链博会“链”,首先是拓展合作的“朋友圈”。
在绿色农业链展区,熟悉的面孔焕发新活力。品源(随州)现代农业携其明星产品“菇的辣克”非转基因香菇酱再度亮相,收获的不仅是国内京津冀地区商超的橄榄枝,更有来自日本、英国采购商的青睐。他们对产品的健康理念与独特包装赞不绝口,国际合作的桥梁悄然架起。
同样在拓展边界的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携食用菌安全生产多项新技术和阿凡达蓝平菇、白灵菇、菌汤煲、白灵菇菇酱等数十个新产品亮相,展现世纪香公司食用菌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活力和丰富的菌产品,并积极践行“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大会主题,在开放平台上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世纪香公司董事长李彦增坦言,链博会放大了企业的“溢出效应”,助推着企业与中原食用菌产业的协同升级。
餐桌:从山林到世界的旅程
链博会的价值,更在于助力地方珍馐走向全球餐桌。
野生蘑菇木耳、纯素食自加热米饭、速食菌汤、菌汤粉、菌汤面、锁鲜菌菇系列、有机东北大米、有机杂粮……链博会上,黑龙江天锦食用菌有限公司展出了源自黑土地的森林珍品系列,从野生菌菇到有机杂粮。
“此次参加链博会,是天锦公司融入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步。”天锦公司销售总经理张婷亭表示,“我们期待与全国合作伙伴携手,将更多源自中国黑土地的有机珍品推向世界,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共同构建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生态。
展会期间,天锦公司与橙果云品牌签订150万和菌菇煲仔饭订单,订单总金额达到1950万元。“他们不仅希望引进天锦公司的新产品,还希望通过天锦公司在中国寻找到其他优质供应商,提高采购效率。”张婷亭说。
此外,源自云南香格里拉的高原野生菌特色品牌松叮叮,致力于松茸深加工,拥有松茸酱、松露素肉酱、松茸面点烘焙及节令食品等产品。会期松叮叮展台上,马来西亚客商拿起松茸酱仔细查看配料表,印尼采购商反复询问素食认证——这些东南亚客商正为当地的餐厅寻找适配酱料。
松叮叮创始人刘昊林正努力将一瓶松茸酱,变为链接全球快餐品牌的媒介,让云南菌香飘得更远。他们的故事,正是中国食用菌从“土特产”跃升为“国际餐盘宠儿”的缩影。
技术:创新驱动,链通未来
创新,是链博会不变的底色,也是食用菌产业破局的关键。
本届展会,前沿技术与产品集中亮相,展现了产业活力。中合农创产业投资(青岛)有限公司全球首发的“第五代食用菌高效养殖舱”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第五代食用菌高效养殖舱通过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等珍稀菌种关键生长参数数据化,集成“智慧大脑”,精准模拟菌种最佳自然生长环境,助力富农产业发展。
此次链博会上,中合农创产业投资(青岛)有限公司收获颇丰。与许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还有一些国外客户,像塞尔维亚、匈牙利、尼日利亚、泰国等国家的客户都表示非常感兴趣。
而白松黑露生物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则凭借松茸威士忌、松露威士忌以及松茸白兰地、松露白兰地系列酒类菌产品,吸引了新加坡、伊朗、印度尼西亚、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家客商的关注。其公司负责人曹旭更着眼于未来,希望在链博会上找到区块链等技术伙伴,构建更透明、高效的全链条溯源与管理体系,让云南菌子沿着创新之路走得更坚实、更长远。
第三届链博会的帷幕虽已落下,但它为食用菌产业注入的创新活水与协同动力,正持续激荡。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依存度空前的时代,开放合作、链动共生是必然选择。当内卷加剧成为食用菌行业痛点,链博会无疑为食用菌企业开辟了新视野,搭建了新赛道。它让企业的“朋友圈”越链越广,让地方风味链向全球餐桌,让技术创新链通无限未来。我们看到,一粒粒菌种、一朵朵菌菇,正沿着这条充满机遇的“链”,汇聚成一股蓬勃的力量,共同书写着中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来源:食用菌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