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产业是福建罗源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经过30多年发展,罗源秀珍菇远销全国各大城市,是名副其实的“秀珍菇之乡”。起步镇是大型秀珍菇规模化种植基地,菌菇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借助“当家”菌种“秀64”全力提升产能。
近年来,起步镇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与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中国菌物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围绕菌种选育、种植技术、生产设备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刘新锐博士介绍,“秀64”的培育,解决了罗源秀珍菇长期以来的种源痛点,不仅彻底解决了长期依赖引种的局面,还提升了秀珍菇菌种的稳定性,菌种质量安全有了可靠保障。同时,秀珍菇栽培从传统的大棚季节性种植向工厂化栽培转变,大大减少病虫害发生。“秀64”逐渐成为当地的“当家”菌种。
近年来,罗源县食用菌研发中心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培育重点,和科研院所深化合作,在探索食用菌新品种引进、栽培技术提高等方面不断努力。秀珍菇液体菌种接种养菌项目投产后,菌包感染率从8%降到1%,产量翻了三番。
目前,起步镇4家菌包企业中,2家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平均每家年产1000万袋菌包。液体菌种让单次出菇量从120克~180克提升到225克~300克,养菌时间从120天缩短到50天。
当地对温室大棚建设给予补助,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同时,在三产融合上,创味食品等龙头企业研发干品、即食食品等精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菇农也积极探索增收新路径,除种植常见菇种,还试种猪肚菇、黑皮鸡枞。
如今,起步镇食用菌产业带动从业者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食用菌产业成为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