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贵州泉源菌业行业领军作用,推进食用菌产业“泉涌”发展,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日产22万袋菌包生产线,新增食用菌大棚1500余个,在播南、枫香、洪关等安置点旁试种70万棒黑木耳,带动全区种植食用菌3600万棒,产值2.59亿元,参与种植贫困群众达600余户。
二是扶贫资金增强造血功能。整合产业扶贫、生态移民、村集体经济等财政资金及脱贫攻坚基金,用于食用菌基地建设、菌包生产直补等,让搬迁户零投入、零风险参与食用菌产业发展。响应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号令,按照统一“建棚、品种、制袋、技术、品牌、销售”的生产方式,在全区28个安置点,新建417个种植大棚,为搬迁户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是农技培训造就致富能手。设立李玉院士团队食用菌研发中心,聘请12名食用菌专家全程指导产业发展,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区职校集中开设理论培训班,各安置点示范基地组织实训教学,帮助搬迁群众熟练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截至目前,共组织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3期350余人次,部分贫困户已成为食用菌种植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