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黑龙江牡丹江市棚室黑木耳栽培量增加,技术水平提高,进入5月中旬以后,部分农民开始采收黑木耳。记者近日从牡丹江市供销合作社和东宁海关等部门获悉,目前全市利用棚室栽培的食用菌总数达到3.3亿袋(块),整体质量较好。从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角度看,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改变单纯追求产量增长的做法,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部分经过精深加工的优质木耳可以销往国际市场,享受国家出口退税优惠政策。
近年来,牡丹江市在发展食用菌产业过程中,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宽新产业。今年,黑木耳、滑子蘑、猴头菇三大骨干品种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而效益较好的香菇、平菇、杏鲍菇、双孢菇、灵芝、北虫草等10多个珍稀菌品种快速增长;刺五加、沙棘、中药等功能食用菌产品正在逐步推广。
牡丹江市为加快实施“互联网+”增长战略,坚持生产与营销结合,线上与线下共进,产业与新模式共建的指导思想,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东宁木耳购、天猫香山绿源、海林威虎山食用菌网、农品天下网等一批网上旗舰店、专营店,组织本地企业深度参与渤海商品交易所黑木耳交易,进一步拓展全市食用菌网络营销渠道。
据统计,2018年全市食用菌栽培量为43.5亿袋(块),比去年略有增长,其中90%以上为黑木耳。由于棚室木耳的品质通常要好于地栽木耳,按照市政府要求,今年一季度,供销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新建棚室1400栋,栽培食用菌3500万袋,已完成重点工作任务量的70%。截至目前,全市栽培食用菌的棚室达到1.14万栋,经营规模3.3亿袋(块),主要分布在东宁、海林、林口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