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元:立志让小小食用菌成为秦巴山区扶贫大产业
姓名:马明元
出生年月:1971.08
工作单位:陕西森盛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专长:黑木耳、香菇、天麻、猪苓、茯苓等新品种的选育、研究、菌种制作、栽培指导、新技术推广与培训
推荐单位:勉县食用菌协会

在陕西省勉县及周边山区,种植户在菌业发展中遇到什么难题,都会不约而同想到一位土专家,他就是陕西森盛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勉县永兴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勉县食用菌协会会长、农民高级技师马明元。
马明元1971年出生在勉县新街子镇欧家坡村。1995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种植黑木耳、香菇、天麻能挣钱,于是辗转来到四川绵阳食用菌研究所打工。他把打工看作学技术的好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食药用菌的制种、栽培、选育等技术。1996年,25岁的马明元被四川一家菌种厂聘请为技术员。2008年他返回家乡,加入到创业者行列,并在当年9月建成了永兴食用菌研究所,当年就生产菌种近250吨,马明元成为当地食用菌种植户心中的“菌种大王”。
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马明元的永兴食用菌研究所具备年产2 000吨菌种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和生产规模居陕西前列,生产菌种远销5个省20多个县。他创建的永兴菌业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60多亩,种植反季节香菇90余万袋,年产值达850余万元。同时,他倾注心血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引导种植户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吸纳420人就近务工,让食用菌种植成为了当地支柱产业。
在工作中,马明元非常注重科技研发和创新。他研制的猪苓菌种,窝产可达10~20斤(1斤=0.5千克),是野生产量的5~8倍。他指导农户采用“三鲜下种”进行天麻有性繁殖育种栽培,培育出天麻零代种后扩栽,窝产剑麻可达10余斤,是原来无性繁殖栽培产量的6倍以上。他研制的放置食用菌的菌种瓶装置和食用菌菌种装瓶机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自主研发的“食用菌菌种灭菌箱”等3项发明专利,现已在秦巴地区广泛应用;他选育的黑木耳新品种森盛1号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科技成果登记认证,被汉中市人民政府评为汉中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马明元扎根农村,始终心系群众,帮困扶贫。他的事迹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他先后被国家、省、市、县授予“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全国天麻生产先进个人”“全国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新闻人物”“陕西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汉中市首批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汉中市创先争优党员致富带头人标兵”“勉县脱贫攻坚共产党员致富带富标兵”“勉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还获得了全国菌业工匠精神奖、勉县杰出人才贡献奖等奖项。
从初期免费提供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到后来无偿向困难户提供菌种并在山区贫瘠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马明元在食用菌产业扶贫的道路上走过了20余年的光阴。20多年风雨磨砺,他把小菌种做成了当地支柱大产业;20多年披荆斩棘,他带领万余名农户发展食药用菌种植,把他们带上了致富坦途!
荣誉:2019年被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评定为“中国乡村菌业专家”,并成功入选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编撰、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菌业人生·中国乡村菌业专家风采录(201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