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禹城市辛寨镇后王村赤松茸“崭露头角”,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袋,准备送往省会济南的蔬菜批发市场。
据了解,赤松茸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最大的特点就是纯生态、纯天然,从种植到采摘,整个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赤松茸可以直接利用谷壳、稻草、王米芯、木屑等农林副产物和农作物秸秆进行生料栽培。生长季一过,菌丝还可就地掩埋,成为杨树生长的营养成分。同时,种植赤松茸属于林下经济,不占用农田,而且,采摘期与农忙时节错开,不耽误群众正常农业生产。
后王村曾是一个无支撑产业、无集体收入、无企业带动的传统农村。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农民发现赤松茸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收入稳定,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决定,充分利用村里现有林地优势资源,引导村民发展投入少、效益高的“林下赤松茸种植”项目。
为确保种植试验基地正常运转,发挥村党组织的带动作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还积极发动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入股合伙。按照“试验示范,逐步扩大,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首先在村北的五亩杨树林试种赤松茸,同时,按照“支部主导、群众自愿、风险共担、集体增收”的原则,5亩实验田总投入2万元,由村集体与村民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受益。
今年8月,赤松茸试验种植基地项目正式在后王村启动了,如今,已初步成功,10月25日,首茬赤松茸已顺利出菇,10天销售额高达5000余元。目前,食用菌长势良好,亩均季度产值预计可达2万元,效益可观,待明年五一前全部收获后,总效益近10万元。
通过不断的实践证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可行,既可以助力村集体经济增长,也可以解决本村农户就业增收问题,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