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涔天河镇龙虎村的移民蒋双囍和合伙人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27亩香菇大棚,不到一年时间,不仅打通销往粤港澳的固定销售渠道,也带动安置点移民群众就业增收。

上午8点,在蒋双囍的香菇大棚里,前来帮忙的大妈们已经捡了七八筐的新鲜香菇。盘登艳是原漕滩村的搬迁移民,从香菇基地开建的时候就前往基地务工,尽管现在已经65岁,但基地的各种活她都是行家里手。
香菇基地的工作都是些不太费力的手上活,每次基地需要帮忙,安置点里60岁左右的移民们都非常积极。蒋双囍给大家按时计酬,每人每日工钱80-100元。

种植香菇比平菇复杂,菌棒必须接地,尤其需要精细控温、控湿,确保每天大棚里的菌棒都能长出新鲜香菇。接地气、有湿度能够长出菌子就好,上了30摄氏度以上长不出菇,在温度上也要做相当精细的管护,温度一高要喷水,要把所有菌筒都洒一遍水,让它降温。
香菇的菌棒可以产出五批菇,现在,蒋双囍27亩香菇基地每天可以产出3吨多鲜香菇,并且都要及时装车,保证每天一车销往广东。

近一年来,香菇基地发展进入稳定期,蒋双囍和合伙人也有了更大目标,未来将会带动更多移民一起种植食用菌、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