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三都县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大力发展
“储备林+N”产业模式,带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近日,三都县九阡镇水各村下水措国家储备林食用菌(木耳)种植示范基地里的160万棒木耳迎来丰收。

占地200亩的基地里,菌棒整齐摆放,场面壮观。20多位群众带着小桶穿梭在各列菌棒之间,忙着装袋、搬运、晾晒,因当地气候适宜,管理得当,木耳四季可采,既实现短平快发展,又实现持续创收。

据了解,该食用菌示范基地项目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和助力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项目投资300万元,采用绿色循环林业模式,依托国储林建设,实现
“间伐枝丫—食用菌—菌渣—有机肥—林下产业”绿色循环产业链。

深入推行
“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三都县国有林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提供场地,与三都陈遗宝食用菌原材料经营部、贵州晨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培育食药用菌良种,并提供优质菌种和技术指导,解决了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合作社组织群众参与项目实施,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持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水各村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社会环境以及地理区位优势,不断吸引外来企业入驻。今年,合作社种植产出的优质木耳也吸引收购商到基地
“蹲点”收购,解决了木耳销售的问题。
据三都县国有林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九阡项目部负责人介绍,每棒菌棒可产生效益7元,即160万棒收益为1120万元,纯利润可达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