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乳山市南泥沟村:羊肚菌撑起发展“致富伞”
发布时间:2022-05-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日,走进山东乳山市冯家镇南泥沟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只见36个标准化农业大棚整齐排列着。大棚里,一朵朵鲜嫩肥硕的羊肚菌破土而出,乳白色的菌杆支撑着灰褐色的伞状菇朵,长势甚是喜人。
羊肚菌属于低温型菌类,一般采用“冬播春收”模式,在冬季种植,来年4月、5月采收,种植周期约为4个月。采收结束后,农户可以利用土地闲置时间继续耕作玉米等其他农作物,这既提升了土地使用率,又确保有长期稳定的收入。
考虑到人工种植羊肚菌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市场前景广阔,且黄垒河沿岸村土地湿润肥沃、酸碱度适中,排水也方便,从2019年开始,冯家镇与威海渔耕时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在南泥沟和北泥沟村引进羊肚菌大棚种植项目。
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冯家镇先后流转了300亩土地,投建了130多个羊肚菌温室大棚,累计投资达1600余万元。
目前,羊肚菌市场形势较好,六妹、七妹这两个品种的市场干品均价能达950元/斤,其中一等品价格更是飙升到1800元/斤。去年,仅南泥沟一个村的羊肚菌产量就超过1万斤,净收入达400多万元。今年,连同北泥沟村新投产的50个棚,全镇羊肚菌总产量预计能突破2万斤。
羊肚菌大棚项目的高产收,也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增加。为了实现“短、平、快”的增收实效,冯家镇在经营上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借助羊肚菌大棚种植项目的发展势头,冯家镇与威海渔耕时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拍即合,在北泥沟村打造了羊肚菌育苗育种基地。基地采用“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邀请哈工大(威海)闫培生教授以“院士工作站”为落地平台,增建菌种培养室,帮助基地解决了菌种培育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良种繁育、病虫防治、配方施肥等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推广,高产新菌种、富硒等优质品种也将陆续问市。
在选育良种苗的同时,为了解决大棚外层普通遮阳网透气性、温控性差的问题,冯家镇特意选用食用菌大棚专用黑白膜,利用白面反射太阳光能和黑面隔离红外线的技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大棚内部降温和保湿的双重效果。
下一步,依托建成的育苗育种基地和食用菌标准示范园区,冯家镇将继续与威海渔耕时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吸纳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完善食用菌产业链,在羊肚菌保鲜、速冻技术以及保健品、休闲即食食品上进一步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综合打造以食用菌育苗育种为主线,集科研、体验式、采摘、共享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基地。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