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持发展食用菌种业,逐步实现种业自主。一是发挥优势,打造羊肚菌全国供种高地。重庆市野生羊肚菌种质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分离、驯化、提纯制成的羊肚菌菌种具有产量高、出菇齐等优点。建议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羊肚菌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倾力将重庆打造成全国羊肚菌供种高地,将羊肚菌种业打造成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食用菌种业。二是大力支持食用菌菌种选育,逐步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支持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市场主体科研人员,加大食用菌菌种选育、培育力度,合力攻关,逐步实现重庆市食用菌菌种种源自主可控。三是推进食用菌菌种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支持建设区域性食用菌标准化菌种制种、供种中心,为种植业主、农民提供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的食用菌菌种,降低供种成本,为更多业主、农民从事食用菌种植创造便利条件。
2.培育引进专业人才,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组建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在现有的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框架内,增设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聚集重庆市食用菌行业专家,聚焦重庆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卡点问题,逐个突破,为重庆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支持优质菌种选育、食用菌栽培、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治、产品精深加工、原料本地化及菌料高效利用等技术的研发,提高食用菌产业科技水平,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培训人才,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食用菌专家,持续压担子、给任务,加强交流培训,促其茁壮成长,力争培育1~2名国家级行业专家。在食用菌主产区县,逐步引进食用菌专业人才,配备适量专业技术人员,使其承担起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各层次培训班,对技术人员、市场主体、从业农民等进行“菜单式”系统培训。
3.培育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专业化分工合作,探索创新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打造食用菌全产业链。引进培育有技术、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从事食用菌标准化制种、专业化制袋及营养袋生产,节约资源,推进食用菌集约化生产;探索创新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实行专业化分工,把适合农民参与的部分品种食用菌的种植、出菇、采摘等环节交给农民做,使农民在产业发展中“有活干”“有钱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支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本地农作物秸秆、果树桑树枝条、玉米芯、猪粪等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实现食用菌基料本地化,节约原料成本,提高本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食用菌产业附加值。支持打造食用菌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食用菌产品集散中心,培育专业销售队伍,扩大重庆食用菌影响力,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4.提质服务,强化保障,增强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一是做好食用菌重点企业融资服务保障。金融机构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数字金融,上线供应链金融场景,对食用菌生产企业信用等级、资金流动等进行在线实时掌控,强化融资保障,量身打造专项信贷产品,对食用菌生产企业提供随贷随用、随借随还信贷产品供给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市场主体金融服务获得感。保险机构根据食用菌特别是羊肚菌等产业投资风险较大的实际,量身制定保险产品,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保险支持,护航食用菌产业发展。二是改进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通过政府债券、财政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食用菌产业集中制种、专业制袋(棒)设施设备及大数据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三是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组建食用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在食用菌生产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为农民及业主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作者: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