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丰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生物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有机结合,用工厂化栽培技术手段,将农作物下脚料玉米芯、米糠、麸皮等有机结合,变废为宝,全面提升食用菌的产能、质量及安全水平,且无农药化肥使用。这不仅促进食用菌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各个环节的发展,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大循环,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企业生产车间内,是工业化生产金针菇的火热场景:制菌车间,工人们按照标准化要求严格操作;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精心管理采收;加工车间,包装精美的产品整装待发……从培养料装瓶到菌丝生长,历时50天左右,金针菇在各种模拟的自然环境里,经历着属于它们的“春夏秋冬”和“生命历程”。
据介绍,该公司利用数字化技术控制温、光、水、气,智能模拟自然条件,为食用菌创造全年适宜的生长环境。金针菇达到采收标准后,自动化流水线会将它们送至包装车间,进行采收、分拣和包装等处理。经过标准化的无尘车间、智能信息化的工业生产线,一瓶瓶金针菇“顺流直下”进入保鲜库。
工厂化生产金针菇,日产量可达70吨。“菌工厂”每年可“吃掉”玉米芯、花生壳、米糠、麦麸等农作物废弃物10万吨以上,同时产生菌渣、菇根等废料约7万吨;废料被回收后,可制成5万吨有机肥还田,形成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模式。
另据介绍,丰科南谯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除了“王牌产品”金针菇,还将增加蟹味菇和白玉菇生产线,预计年产鲜品食用菌达5万吨,年产值约3亿元,可吸纳产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
滁州市南谯区立足35万亩人工麻栎林资源优势,聚焦种源和资源两个产业发展核心,做好“一县一业”食用菌产业发展文章,引进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将传统大棚菌菇种植生产方式转变为工厂化生产、流水线作业,实现众多生产环节的机械操作,金针菇生产全年不间断。(来源:滁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