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食用菌产业以“短、平、快”的优势,成为产业扶贫的特色之一。云南省普洱市的宁洱、西盟、镇沅、澜沧、思茅5个县(区)依托资源优势,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经营模式支持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采取“购销合作”“吸纳务工”等多种合作,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建立了贫困农户与龙头企业和村级农民合作组织多赢的良性机制。2016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资金3925万元,种植香菇、姬松茸、黑木耳、小香菌等,实现产值4216.3万元,带动贫困人口3879人,强化利益联结带贫机制,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新渠道,依托科学技术提高食用菌的附加值,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种植促民富之路。
1.强化利益联结带贫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模式,通过政府政策、资金保障,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充分发挥他们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服务、经营行为规范、价格协调、利益纠纷调解、行业信息调查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选择信誉度高、管理制度严明、效益好、带动面广的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如,西盟县的企业为农户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先行垫资提供甘蔗渣、菌种和化肥等生产资料,同时,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按每公斤8元保价收购。企业先后举办多次产业扶贫种植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户的种植和管理技能,良好的技术服务和可观的经济收入使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断提升。
2.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新渠道。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和配套服务功能作用,促进贫困户增收。发挥“专业合作社”内联千家万户、外联龙头企业的优势,使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提高。如宁洱县磨黑镇团结村与云南绿润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新建40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公司负责技术指导,村集体负责流转土地、资金投入,村民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基地收入归村集体所有,食用菌种植基地已为村集体带来30多万元收入。
3.依托科学技术提高食用菌的附加值。宁洱县投入财政资金,支持全县食用菌龙头企业云南绿润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建设标准厂房、冷库等设备,实现鲜菌、干菌共同生产,进一步增加产值。景东县依托哀牢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对口帮扶的技术优势,建立了以陈再鸣为首席专家、“景东野生菌资源研发中心”为核心平台的食用菌技术创新体系,并实现了小香菌、灵芝等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初步打造了景东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体系。目前,已开发了两款灵芝普洱茶,完成建设食用菌技术示范基地88亩、标准化示范大棚200亩,建成年生产能力达50万袋菌种和菌棒的产业基地,申报了“雪禾银生”等2个食用菌商标品牌,以小香菌、灵芝为特色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