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烧上了天然气,每年秋收后,稻草便成为了农村最常见的垃圾,如果采用焚烧方式处理,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堆肥又耗时。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石银村二组村民们通过“稻草-双孢菇-有机肥-水稻”为一体的生产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色农业循环产业链,靠着利用切节处理后的稻草种植双孢菇,一举解决了稻草的处理难题,美化了乡村环境。
利用切草机、锅炉等机具,将废弃的稻草全部利用起来,经过切碎、混合牛粪等搅拌发酵,再经过蒸气熏蒸后加入菌种,就会变成栽培双孢菇的基料,一般按照1斤稻草1斤牛粪配比,2斤基料可以出1斤双孢菇。按比例拌入菌种后的基料平铺于菇床上一个月后,小白菇便会生长出来,稻草由此变成财富。1平方米菌床可产鲜菇15公斤,按当下市场价每公斤10元计算,可创收150元。
用稻草牛粪种植双孢菇,不仅增加了收入,还通过转化稻草,让乡村环境美了起来。现在在石银村,不仅村民的房前屋后很难看到稻草满地的场景,山头上、稻田里也基本看不到成堆的稻草。采收完蘑菇后,基料全部还土还田,不仅疏松了土壤,而且使周边村民近100亩稻田和土地近几年从没有施化肥,每年仅化肥钱每亩就节约了200多元。
面对变废为宝给乡村环境带来的变化和丰厚收入,今年,该村又有3户村民加入到了稻草种双孢菇循环生财富的行列。3户村民共新建菌床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可为村民带来15多万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