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已近尾声,村民在树林里采摘大球盖菇。从10月下旬开始,他们几乎每天都会骑三轮车,携带塑料盆,来到村外树林里。一会工夫,新鲜采摘的蘑菇便被端出。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郑庙南村原本是一个无支撑产业、无集体收入、无企业带动的贫困村,但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为合理规划该村的产业发展,常家镇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由镇长带队,多次外出参观、考察,寻找致富好项目。

山东省济宁市天缘林下循环经济研究院考察人员发现大球盖菇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收入稳定,拥有成型的林地近1500亩,土地、气候非常适宜。经过村党支部研究,今年7月,大球盖菇试验种植基地项目正式在郑庙南村启动。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郑庙南村采取了试验优先、逐步扩大的保守做法,首先在村旁的五亩杨树林开辟了菌菇试验田。

为确保种植试验基地正常运转,郑庙南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带动作用。今年7月27日,郑庙南村成立了高青林益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支部不仅带头干,还积极发动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入股合伙。经商议,合作社共分成20股,村集体占5%,剩余股份由12户村民认缴。种植基地还吸引本村村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近务工,初步探索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村里发展起了林下循环经济,村民们吃上了“生态饭”。目前来看,大球盖菇市场接受度很好,市场销售价格能达到每斤15元,收益可观。截至目前,郑庙南村大球盖菇试验种植基地投资5万余元,菌子长势良好,亩均季度产值预计可达1.5万元,效益可观。这种小步快跑、稳中求进的思路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如今第一茬菌菇已经通过预定交付市场,消费者的良好反响更是让村民吃下了定心丸,项目在整村推进的阻力也就小了许多。
下一步,常家镇将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郑庙南村大球盖菇试验种植基地为试点,不断发展村级产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推动全镇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