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戛木管理区借“土地”发力,做足“农业”文章,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由粗放向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始终牢牢抓住培育主导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试金石”,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推动经济增长驶入“快车道”。
眼下,正是香菇菌棒进棚上架的关键时刻。7月6日,走进戛木管理区大堰村香菇基地,大棚整齐排列在青山间,菌棒次第排列,阵阵菇香随风飘来。10余名村民忙碌着将香菇菌棒卸车、分拣、上架,菌棒搬运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香菇种植大棚建立以来,让周边不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保障食用菌产业发展,大堰村与贵州盐业(集团)毕节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尚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把关”,统筹发展香菇种植产业。据悉,该香菇种植项目共投入36万元,其中菌棒投入30万元、大棚一年租赁费1万元、管理费5万元,涉及大棚16个。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紧紧围绕村级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目标,香菇种植项目同步实行
“党支部+企业+群众”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企业技术、市场发展和农户人力资源优势,助力香菇基地实现“经营模式、经营规模、经营效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