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柞水县黑木耳历史颇为悠久,在明清时期,柞水人就开始生产木耳。“万山丛树多,土人伐木生耳,近耳收买成包,水陆运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川耳。”就是关于柞水黑木耳的早期记载。
说起柞水黑木耳如今的发展,就不得不提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疫情三年,他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木耳产业发展情况,总是通过视频连线,细致询问。
“总书记的这个点赞让我们食用菌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从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工作者,这个点赞让我感受到了身上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就是如何把总书记所提出的‘小木耳,大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更好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交给今天我们食用菌人身上的时代答卷!”李玉说。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金米村考察,走进村培训中心、智能联栋木耳大棚,了解木耳品种和种植流程,询问木耳价格、销路和村民收入等,夸奖他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
金米村地处秦岭腹地,当地种植木耳历史悠久,却始终只能“靠天吃饭”,沿用原始技术。
2017年,李玉为金米村开出改变栽培技术、更换菌包的“药方”,半年后,木耳增产30%,农民完全掌握技术后增产100%。几年来,李玉带领团队十余次深入秦岭、扎根柞水,用科技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如今,味鲜、个大、肉厚的柞水木耳不仅成了“网红商品”,更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金耳朵”。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颁“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李玉感谢习近平总书记“为‘小木耳,大产业’点赞”,总书记笑着对他说:“你们这是个大工程!”
在总书记的鼓舞下,近年来,柞水县大力推动木耳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木耳专业村65个、木耳生产基地80个、木耳大棚2519个、万袋以上木耳种植户3900余户。木耳产业带动全县1.5万户农民增收。
柞水县坚持科研与生产有效结合,引入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团队,建成李玉院士工作站、木耳大数据中心等科技驱动产业发展平台,为木耳产业发展提供了从原种培育、大田栽植、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的闭环式科技支撑。并聘请专业技术员和产业发展指导员,在菌包生产、木耳采摘等关键节点开展技术指导,保障了木耳产量和质量。此外,柞水县积极促进木耳产品深加工,成功开发木耳深加工产品8大类72个,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实现了柞水木耳从小到大、从有到优、从弱到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