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气温回升,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排杉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派热闹景象,工人逐一检查大棚内的情况。温度低了就封上通风口,温度高了就把大棚打开通风换气,湿度低了就开启洒水设备。
排杉村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羊肚菌生长,预计大年后成熟,按每亩产量400斤、每斤80元低价计算,能收入200多万元。

2019年,黎文在偶然间了解到羊肚菌是与冬虫夏草功能相同的野生珍贵菌,市场价格不菲。经过详细的调研,黎文对这个营养丰富的羊肚菌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干就干,同年底,黎文在排杉村大屋基、街一等8个村民组流转了50亩土地,搭建大棚种起了羊肚菌。
种植之初便遭遇了“天灾”,据合作社的成员彭忠文介绍,2020年原本长势喜人的羊肚菌在几场冰雹的摧残下所剩无几,收益微薄。庆幸的是收益加上农业保险刚好够支付土地流转费和工人工资,不至于亏损太大。“今年我们加固了大棚,还增加了20亩种植面积。”彭忠文说。
据了解,桑宜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模式,2020年支付务工村民工资70余万元,大大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据黎文介绍,3月羊肚菌收成结束后,将进行松茸种植。年底松茸收成后再种植羊肚菌,这样循环种植不仅增加了土地利用率,还能确保每个季节都有产业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