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雨水丰沛,山林里万物生长。每逢这个季节,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光华乡楼海村村民胡春华都格外高兴,他现在不仅每天可以进山找野生菌售卖,还可以在自家种植棚里采收100多斤“松茸”,收入十分可观。他种植的这种“红伞白杆”的菌子名为赤松茸,又名酒红球盖菇,是五个月前从昆明引进试验种植的,已初见成效。现在,每天最多时能采摘新鲜赤松茸100多斤,按照8-10元每斤计算,亩产值收入在15000元左右。

楼海村发展食用菌产业要从2016年算起,当时,党委政府倡导农户种植羊肚菌并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当地群众踊跃报名,2018年,楼海村羊肚菌的种植面积就超过200亩。胡春华作为当时第一批开展羊肚菌种植的农户,今年之所以选择尝试收益更低的赤松茸是因为羊肚菌种植要求高,种植过程中用薄膜覆盖后的土壤温度高且不容易控制,为种植户造成巨大损失,相比之下,赤松茸种植比较容易,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光华乡下一步将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一方面在楼海村委会建立食用菌“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资金支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为农户提供适当政策支持,推动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

永胜县是云南省野生菌主产区之一,可食用野生菌品种多达680种,年产野生菌1万吨,其中,珍稀野生食用菌松露、松茸、鸡枞、牛肝菌等更是全国闻名。2020年,云南省出台《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把丽江市列为云南省十大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之列,更是把永胜县作为全省发展食用菌重点县之一。今年以来,永胜县委政府也依托中源、三川等龙头企业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进行培育。

公司500亩试验和示范种植基地是云南省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正在进行灵芝、木耳、金耳、香菇等26个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中源公司作为本地企业,为更好融入永胜县食用菌“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在菌棒生产环节通过使用果壳、玉米芯、麦粟等材料,大幅减少菌棒生产成本。同时,公司还根据永胜县各乡镇海拔、气候等特点对菌种进行选育。

今年7月,永胜县食用菌菌种产能提升项目顺利开工,预计9月底建成投入使用,菌种产能不足、工厂化栽培规模小的困境即将被打破。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菌棒3000万棒,可为永胜县5万亩食用菌栽培提供优质菌种。目前,永胜县已专门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印发《永胜县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创建实施方案,为加大科技研发和人才保障力度,在积极申报专家工作站的同时,成立食用菌技术服务组、工作专班推进发行食用菌地方专项债券,加快菌棒产能提升项目建设进度,落实村下仿生种植材地1.04万亩,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全县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今后五年,永胜县将围绕野生菌繁育保护、提升野生食用菌品质、扩大食用菌栽培规模、加快食用菌精深加工四大任务,着力加强基地建设、塑造食用菌品牌、培育消费市场、延长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力争到2025年全县食用菌大田种植面积多达2万亩,林下仿生种植3万亩,林下保育促繁10万亩,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产值100亿元,把永胜县建设成为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第一大县、全国最大的菌产品供应基地、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