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种植大球盖菇 变废为宝
每到秋收时节,水稻秸秆如何处理便成为农民朋友们遇到的一大难题,焚烧会污染环境,烂在地里会导致庄稼烂根,随意丢弃会影响环境卫生,带来火灾隐患。如今,这些让人头疼的“废物”在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牛石镇喻坝村却转变成当地村民赚钱的“香饽饽”。
秸秆培育大球盖菇
近日,牛石镇喻坝村村民正在一片柑橘地里栽种大球盖菇,而这种食用菌正是秸秆得以“变废为宝”的关键。在种植土壤周围垫上木屑,然后均匀地撒上菌种,最后再覆盖上一层秸秆,这些秸秆不但能够为菌种保温,还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料,满足菌种早期生长所需的碳元素。
秸秆是水稻成熟收割后遗留下的一种农业废弃物,以往很多村民都是选择直接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村上经过多方考察学习,最终在2018年开始种植大球盖菇,让秸秆这种“废料”变成“肥料”。
每种植1亩大球盖菇,可消耗15亩秸秆。通过大球盖菇菌种对秸秆的分解,剩余的菌渣还可以作为有机肥,为柑橘树提供肥料,实现“大球盖菇+柑橘”的林下种植模式。这不仅彻底解决了大量秸秆因废弃、燃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能有效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变废为宝”助农增收
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是我国近年从欧洲引进的一种珍稀食用菌。成熟后的大球盖菇色泽艳丽、食味清香,富含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有“素中之荤”的美誉。
现在,大球盖菇市场价格30元/公斤,亩产最多能够达到1500公斤。如今,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带领下,喻坝村的大球盖菇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余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植了40亩,村民以土地入股,然后在合作社务工,工资加上分红,人均可增收5000元。此外,村民自己种植了10余亩,合作社进行保底收购,让他们不用担心销路问题。这些刚刚栽种下的大球盖菇明年1月底成熟上市,50亩全部销售完,预计纯利润近40万元。
下一步,牛石镇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秸秆还地种植食用菌技术,在彻底解决秸秆处理难题的同时,让更多群众找到致富路子,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助力建设生态更优、发展更好、生活更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沙湾。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