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镇北枣园村因地制宜,瞄准食用菌的良好市场前景与周期短、收益快等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让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东平县瑞祥食用菌科技示范产业园连片的食用菌生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平菇长势喜人。湿润的空气里散发着蘑菇的清香,一排排菌棒在钢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朵朵小蘑菇正茁壮的成长。

李兴斌是东平县瑞祥食用菌科技示范产业园的经理,也是食用菌技术指导员,以前自己对种植食用菌也有经验,自从村里发展食用菌以来,他便到产业园工作,加上不断学习和参加培训,熟练掌握了多种菌的管理与菌棒的制作技能,现在已经成了产业园的“主心骨”。
这么好的光景是他之前不敢想的。几年前,北枣园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经济差、底子薄,如何“破茧成蝶”,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成了北枣园村党支部面临的难题。

2017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瑞华带领干部群众赴肥城及县内先进村居考察学习,立足实际,整合黄河滩区丰富的有机原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成立了东平县大枣园菌业有限公司,采取“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强力推进以黑木耳、平菇为代表的高效生态食用菌产业。
李瑞华说:“选择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因为北枣园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豆、大蒜种植产业是斑鸠店镇主导产业,也是滩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富含蛋白质的大豆秸秆和富含多种维生素及抗菌活性的大蒜秸秆资源,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菌棒、平菇、木耳主要销往聊城、滕州、泰安等地,深受当地市场青睐。经过多年努力,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而且发展成为全镇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
食用菌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种植和管理、采摘、晾晒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这对于当地及周边村群众来说,是一笔可靠的收入来源。

据了解,产业园从木耳开口吊袋到采摘结束用时约90天,每年种植春秋两季,每天可带动50-60余人就业。此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势一年能得到近万元的分红。食用菌产业让北枣园及周边村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遗余力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新模式,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本地资源优势得到更好发挥,还以其自身的经验和做法为村民提供指导和服务,带动更多农民共同发展致富,这些做法让斑鸠店镇的乡村振兴脚步迈得稳健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