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竹林套种食用菌 闯出新的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2-07-08
来源:中国改革报四川
7月7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镇大尖山村竹海松涛郁郁葱葱,林间地上,圆润饱满的赤松茸探出“小脑袋”,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村民们正忙着采摘。目前,赤松茸已实现产量10000余斤,产值达20万元。
两河口镇气候宜人,丰富的林木资源为当地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提供了天然的生长环境。当地村民就地取材,将抚育间伐出的多余竹子粉碎加工成辅料,通过搅拌、发酵等工序制成纯天然养料,不仅起到保护改良土壤作用,而且还能促使林木生长,实现林木经济与林下经济的“双丰收”。
去年10月,两河口镇邀请省林科院专家在大尖山村笋用竹产业基地推广“竹+菌”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在省林科院的指导下,大尖山村集体牵头成立广元市朝天区鸳鸯池竹业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林地,在两河口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核心区试点种植赤松茸10亩、竹荪菌10亩。
赤松茸和竹荪菌都生长于林下,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20余种,尤其是竹荪菌具有“菌中皇后”之美誉。两种菌种植时间为冬闲时候,赤松茸生长气温为15-20℃,竹荪菌生长的环境气温高一些。因此,赤松茸采收时间为每年的4月底到10月,竹荪菌大概6月底开始采收。
漫步竹林间,白色的菌柱,红红的菌帽,赤松茸长势喜人。去年,试点种植食用菌一下就成功了,预计赤松茸年产量多达15000斤,年产值30万元;竹荪菌年产量10000斤,产值40万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