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四川省长宁县梅硐镇泽鸿村林下竹荪种植基地满目青绿的林下,竹荪蛋长势喜人,一排排垄沟上,竹荪一茬接着一茬的竞相绽放,当地群众正在林中忙着采收。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被称为“真菌皇后”、“雪裙仙子”、“菌中之花”,古为“宫廷贡品”,今为国宴名菜,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2016年,长宁竹荪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泽鸿村今年4月中旬开始林下种植的长宁竹荪,6月底进入采收期,平均每亩产量可以达到120-150斤的干竹荪。
长宁县本地气候、土壤,包括:生物中与空气中,菌群数量不同,竹荪品质与外地品质也不相同,肉厚、味道也更鲜美。林下竹荪产业基地采取“专合社+村集体+农户”的新型建设模式,村集体流转土地,再将土地与集体资金入股竹荪种植专合社,进行基地建设,然后,按入股进行分红,专合社提供技术支撑,带动农户发展林下种植竹荪,促进村集体增收,带动农户就地就业,助力泽鸿村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目前,基地250亩竹荪喜迎采收季,由于这里的楠竹林林况条件好,今年雨水充足,预计每亩可采摘竹荪蛋5000斤,竹荪种植土增加了竹林土壤肥力,可提高楠竹冬笋产量,预计每亩可增收500斤冬笋。
据了解,竹荪自身抗逆性较差,栽培技术要求较高,种植风险较大。今年,长宁县在以村集体为基础的条件下,与竹荪种植专合社联合,在泽鸿村建设了楠竹林菌复合经营示范基地,通过林下种植竹荪,达到集约化利用土地,增加竹林综合产值的目的。
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林资源丰富,今年同时探索了硬头黄竹、苦竹、楠竹下面套种竹荪,都已经进入了采摘期。接下来,将进一步做实做强竹资源培育工作,探索竹林基地建设科学合理实用的新模式、新办法,高标准建设现代竹林示范基地,深挖林下种菌的技术措施和实践方式,助力竹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