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增李斯特菌
2023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我国2家企业的2个批次金针菇产品实施了自动扣留,因疑含单增李斯特菌,2家企业分别来自台湾地区和浙江省庆元市(表1)。
2023年6月28日,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发布召回通告,Natural Mushrooms正在召回一款原产自中国的金针菇,因为产品可能受李斯特菌污染。
二、农药残留
2023年6月16日,韩国食药监局发布,来自辽宁沈阳一家企业的干燥香菇茎咪鲜胺超标(检出0.03 mg/kg),限量标准为0.01 mg/kg以下。咪鲜胺是一种光谱型杀菌剂,我国GB 2763-2021对新鲜蘑菇类中咪鲜胺的限量标准为2 mg/kg,未对干制的食用菌制定限量要求。
2023年6月19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药生食输发0619第1号公告,对中国产木耳及其简单加工品实施溴虫腈强化监控检查,检查频率为30%,同时要求检出农残超标的出口产品生产商、出口商或包装企业对该类产品进行逐批自主检查。溴虫腈又名虫螨腈,是一种结构新型的吡咯类杀虫、杀螨剂,我国未对食用菌中虫螨腈制定残留限量要求。
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上所用农药种类繁多,国内外对食用菌上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差异巨大,出口之前需密切关注贸易国的相关标准,确保产品安全符合其标准要求。
三、其他
2023年6月1日,台湾卫福部食药署发布卫授食字第1121300328号公告,预告订定[食品原料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菌丝体培养液粉末之使用限制及标示规定]草案。草案明确规定了羊肚菌菌丝体培养液粉末的来源与加工制程,以及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时的相关规范。
表1 2023年6月我国食用菌出口受阻情况
(来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