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同行专家,对通江县银耳新菌株“工银1号”“巴山3号”进行了田间技术鉴定。
通过专家鉴定和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银耳新菌株“工银1号”“巴山3号”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清楚、遗传性状稳定一致,是一个不同于现有栽培品种的新菌株,同意通过技术鉴定。
据了解,2个新品种的芳樟醇、多糖、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同时具有产量高、耳片厚、胶质多、易炖化、抗逆性强等特点,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个银耳新菌株亲本均来源于通江县涪阳镇,经通江银耳科研所和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专家长达四年的纯化、筛选、提纯、配对品比育成。“巴山3号”朵形较大,颜色较白,芳香浓郁,甘爽沁心,与对照品种相比,新品种平均干耳产量313.7克/50千克耳棒,出耳率高14%,干耳增产15.01%,干耳蛋白质8.09克/100克,高18.27%;“工银1号”耐高温,朵形佳,出耳早,耳片边缘波褶明显,与对照品种相比,新品种平均干耳产量300.79克/50千克耳棒,出耳率高9.8%,干耳增产11.64%。
“巴山3号”“工银1号”的成功选育,为巴中市发展特色食用菌赛道提供了坚实种源支撑,为通江县银耳区域性产业提升、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将进一步助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和通江银耳(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来源:四川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