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耳,大产业。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木耳种植基地位于曹县青堌集镇班庄村,2016年之前是山东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当时,班庄村道路凹凸不平、泥泞难行,部分住房破烂不堪,农田基本建设除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打造出的几眼机井再无其它。
近年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带领村民种植黄贝毛木耳,鼓了村民们的钱包,还建设扶贫车间和光伏发电项目,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并将光伏发电的盈利用来建设村庄,将班庄村打造成美丽乡村示范点。
支部引领,拜师学艺种木耳
2010年,青堌集镇班庄村被认定为山东省省级贫困村,当时,村内的主导产业为传统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收入,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村庄破烂不堪。如何“破茧成蝶”,让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成为班庄村党支部面临的主要难题。班庄村党支部书记韩涛开始外出考察适合村发展的项目,最终决定发展大棚木耳。
“种木耳,咱地里也能种这玩意儿?”说起这事,当时村民顾虑重重,多数人不接受、不理解。尽管当时对村民进行了分析讲解和宣传发动,但愿意种植的村民寥寥无几。村干部们没有灰心,决定由党员先行先试。韩涛带领部分群众前往江苏丰县等地的毛木耳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拜师学艺,聘请相关专家对毛木耳的市场行情和种植技术向全村村民分析讲解,自己先掌握了大棚木耳的种植技术、率先示范。
克服难题,让木耳种植“活”起来
专家来了,菌种有了,种植信心有了,但村民遇到了大难题,那就是没场地。“当时,一片地种植的全是树,没办法,只能挨家挨户搞动员,费了不少劲儿,最终的结果很令人满意,村民们把树砍掉后,我们将地平整了一番,通过简单规划后,就开始建起了种植大棚,”韩涛笑着说。
种植木耳的技术员是村里专门从江苏丰县邀请来的,指导了半年,第一批木耳成功采摘的时候,技术员才离开。有了老师的手把手指导和传授,班庄村的首批木耳种植户很快就掌握了技术要领并一次性试种成功。于是,大伙儿的信心倍增,而且班庄村搞木耳种植过程中无意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木耳种植的原材料是锯末,而曹县的木材加工业兴盛发达,原料多而廉价。
现在,在班庄村提起种木耳的技术,每个种植户都能侃侃而谈。班庄村有70多户村民种植木耳,90个大棚占地200余亩,成为了曹县最大的木耳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