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由大而强唯加工是策——对话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所长张劲松等

    发布时间:2024-08-26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根据当下中国食用菌的产业基础,有没有高产增效之策呢?为此,农民日报记者走进成功引领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向工厂化生产模式转型的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和正在跟中国食用菌加工头部企业开展紧密合作的张劲松所长等展开对话。
    工厂化和加工链建设本当是“一麦两岐”之功
    “无论从传承还是现代产业的发展规律,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工厂化和加工链建设本当是同步推进的,这是产业的‘一麦两岐’。”谈及中国食用菌产业当下的高产不高效困局,张劲松开门见山地说。
    张劲松(右二)在云南指导灵芝种植
     
    随后,张劲松拿出了一组组数据,佐证他的观点。通过张劲松了解到,中国食用菌产业开启工厂化发展模式的同时没能同步构建食用菌的加工链,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工厂化产业发展初期,经济效益显著,没有重视食用菌加工链的产业持续发展需求;二是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研发标准高,需要大量人、财、物的前期投入,企业一开始在没有积累的情况下无力搞研发,有了积累之后习惯于通过扩张和节本增效;三是科研机构无力抑制市场冲动,虽然科研人员认识到加工的重要性,但常常把工作重点放在有资金支持的工厂化种源培育、栽培技术完善等方面。
     
    “审视过去二十多年我国食用菌科研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主要是提升自然农法、工厂化生产的劳动效率和产品稳定性,以此提高产量,按照功能性食品、保健品标准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围绕从加工专用品种选育、推广应用及其保健品产品研发到产业化的食用菌加工技术体系建设,凤毛麟角。”张劲松说。
     
    云南是全球菌物资源、市场消费的高地,八月中旬,记者走进云南,全面了解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趋势。经营态势不错的工厂化经营者、规模化自然农法经营主体无一不忧心于价格竞争之下产业效益得不到保证,那些勇于跟价格竞争说不的经营主体,都在努力达成两大目标:一是通过经营特色产品提质增效,二是基于特色产品的加工储备。
     
    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金耳工厂化生产企业,作为特色菌菇,鲜食金耳的市场空间不小,目前价格坚挺,但是,该企业仍然在提升鲜食金耳产能的同时,加快金耳系列加工产品的研发,以此为企业持续获利稳定发展打基础。
     
    云南农业大学退休教授、公司董事长李荣春表示,如果只是围绕鲜食去发展,迟早会陷入价格竞争的困境,这不是现代农业企业应该走的路,现代农业企业应该从开门那天就围绕工厂化和加工链,和科研团队作“双向奔赴”。
     
    科研和经营重点围绕加工走“双向奔赴”之道
    市场已经发出了明确信号,不管是何等特色的食用菌,在现有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上,如果食用菌设施化、工厂化经营者一直停留在只生产鲜食菌菇的一产上,最终没有人能避开价格竞争的漩涡,只能在节本增效的路上煎熬,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害了自己的同时也毁了产业。食用菌工厂化头部企业已纷纷布局食用菌加工产业,参与食用菌加工链的建设,堪称中国食用菌产业稳产增效的一道光。这道光能否如当年食用菌工厂化之光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值得业内人士,特别是优质经营主体和科研人员思考并创新实践。
     
    “科研和经营重点围绕加工走双向奔赴之道,头部企业、优质企业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团队的合作值得学习借鉴,我们公司成功申请了两个专家工作站,就是学习头部企业与张劲松团队合作的结果。”站在20多个金耳深加工产品展示柜前,菌视界总经理陈勇高兴地说。
    云南菌视界公司在张劲松团队支持下开发的金耳深加工产品
     
    通过陈勇了解到,自2016年成立公司,到形成日产金耳10吨的产能,这样的速度,别的企业也能做到,同时形成20多个金耳深加工产品,形成技术专利壁垒,竞争者就不容易做到了。而这些成果,完全得益于公司与张劲松团队的紧密型合作,从而有机会把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逐一作不走样地拷贝。
     
    什么是“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通过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了解到,该所的加工技术与发酵工程研究室团队在灵芝、猴头菇、桑黄、灰树花等品种上实现了系列功能性和保健食品的产品开发,就是基于“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即从加工专用品种培育、活性成分提取、功效评价、质量标准建立到产品的小试、中试、产业化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如今,这个体系不但为江苏安惠生物科技公司、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业内公认的食药用菌产业头部企业赋能,也为新的食用菌企业如云南菌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用科技之光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型“光合作用”和化学反应。
     
    上海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应立“开枝散叶”之功
    来自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信息表明,在食用菌产业现有的工厂化基础上,补上食用菌加工链短板,必须依赖于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方能凸显食药用菌的功能性,进而加工成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获得食药用菌更高更稳定的附加值。
     
    “截至目前,除了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拥有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还没有一个团队形成了类似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这是中国食用菌各科研团队必须补上的短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谭琦说。
    张劲松(右一)在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介绍设施装备
     
    通过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了解到了该所建设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的全过程。作为全国最早的食用菌研究所,借力上海大都市的国际视野和机遇,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从第一任所长开始就形成了研发加工品的理念,而这一理念,于2000年前后形成了系统性建设共识。
     
    2000年,拥有无机、有机化学及细胞生物学专业背景的张劲松博士获得重用,成为加工技术与发酵工程研究室负责人。随后,该团队围绕灵芝致力于保健品研发,于2006年便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获得6个保健品产品证书。随后,该团队围绕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加强引进各学科人才,在上海市科委、农委、农科院等部门的支持下,构建起食药用菌全产业链研发所需的先进设施装备系统,并通过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的方法,深度参与中国食用菌全产业链的建设。截至目前,该团队在深加工专用品种创制、功能性成分挖掘和高值利用、营养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健康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四大方面均取得优秀成果。成功培育了加工专用品种近20个,其中包括我国首个转让的灵芝新品种,和率全国之先向地方政府转让的新品种。获得发明专利80多个,并储备了30多个深加工产品。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深加工产品展示墙一隅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先后落户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团队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贡献了一位首席科学家和三位岗位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两名。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通过引领食用菌工厂化为中国食用菌产业做大贡献了应有的力量,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及食药用菌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的价值,尽快散枝开花,一定能为中国食用菌产业做强贡献更大的价值。”张劲松肯定地说。(来源:农民日报)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赴海宁华绿生物开展金针菇保鲜标准SOP规程的示范对接

    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赴海宁华绿生物开展金针菇保鲜标准SOP规程的示范对接

    2025年7月24日,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品质保持...

    2025-08-08 11:12:00

    上海:崇明区竖新镇竖河村首次试种林下黑木耳大获成功

    上海:崇明区竖新镇竖河村首次试种林下黑木耳大获成功

    近日,在崇明区竖新镇竖河村的林下种植基地里,黑木耳长...

    2025-08-06 14:04:53

    上海:嘉定首次尝试葡萄套种灵芝的立体种植模式初见成效

    上海:嘉定首次尝试葡萄套种灵芝的立体种植模式初见成效

    近日,在上海惠娟葡萄专业合作社葡萄藤下的大棚里种植的...

    2025-07-28 13:59:57

    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蛹虫草两项研究取得新进展

    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蛹虫草两项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团队在食药用真菌蛹虫...

    2025-07-21 09:58:58

    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将建设20座现代化菇房

    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将建设20座现代化菇房

    上海金山区廊下镇素有“蘑菇小镇”美誉,为进一步丰富菌...

    2025-07-17 14:09:59

    上海联中食用菌破解种源瓶颈,筛选出“k6”菌种

    白蘑菇种植虽然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国内工厂化种植的双孢...

    2025-06-09 13:34:39

    上海金山区廊下镇探索蘑菇产业新玩法

    随着上海金山区廊下镇蘑菇小镇的发展推进,蘑菇产业被开...

    2025-06-06 13:31:57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菇农共同致富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菇农共同致富

    蘑菇实现周年化生产,农业亩产值竟能达到200万元——上海...

    2025-06-06 10:30:52

    上海联中食用菌:引进先进技术,日产鲜菇突破20吨

    上海联中食用菌:引进先进技术,日产鲜菇突破20吨

    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位于金山区廊下...

    2025-06-05 09:25:38

    引领生物材料创新,上海农科院发力菌丝体皮革

    引领生物材料创新,上海农科院发力菌丝体皮革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与上海璞然维生物科...

    2025-05-30 08:54:27

    蛟河市10万吨/年废弃食用菌棒综合治理中心项目启动建设

    8月11日,蛟河市10万吨/年废弃食用菌棒综合治理中心项目...

    2025-08-19 10:06:18

    吉林龙井市:引入AI智能技术,打造食用菌产业高地

    近日,吉林龙井市人民政府与中青富强农业科技(吉林)有...

    2025-08-18 16:34:51

    日本企业考察山东巨野食用菌产业,共拓发展新空间

    近日,日本株式会社DK国际农业集团董事长宋树生一行到山...

    2025-08-18 16:25:06

    盘点“菌二代”带领食用菌产业升级的6大创新范式

    菌二代是食用菌产业发展进程中最关键、最具活力的主体。...

    2025-08-18 16:09:13

    山东农发智慧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省级重大项目引领珍优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

    山东农发智慧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继2022年成功牵头承担...

    2025-08-18 13:58:13

    天津:蓟州区出头岭镇食用菌年产值近4亿元

    近年来,天津蓟州区出头岭镇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

    2025-08-15 10:11:58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8月13日,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指导,省...

    2025-08-15 10:03:09

    内蒙古:突泉县曙光食用菌产业园榆黄蘑进入丰产季

    内蒙古:突泉县曙光食用菌产业园榆黄蘑进入丰产季

    近年来,突泉县充分利用气候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

    2025-08-14 13:39:05

    甘肃:古浪县干城乡日产15万棒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甘肃:古浪县干城乡日产15万棒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近日,古浪县干城乡日产15万棒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已正式投...

    2025-08-14 13:34:04

    食用菌智慧云仓在西宁市湟中区试点使用

    食用菌智慧云仓在西宁市湟中区试点使用

    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超低能耗模块化食用菌智...

    2025-08-14 13:31:59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平菇种植培训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平菇种植培训活动...

    2025-06-12 11:54:46

    《基于物联网设施栽培大球盖菇绿色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省验收

    《基于物联网设施栽培大球盖菇绿色高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省验收

    近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委托廊坊市科技局主持,邀请相...

    2024-06-21 13:28:27

    云南食用菌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成果

    云南食用菌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成果

    依托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地理标志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

    2024-06-14 09:11:25

    “林下经济资源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获批国家级项目

    “林下经济资源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获批国家级项目

    近日,科技部陆续公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结果,...

    2023-12-15 09:07:59

    福建古田:绣球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和现场测产会召开

    福建古田:绣球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和现场测产会召开

    日前,绣球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现场测产观摩会在...

    2023-09-07 09:34:47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教育培训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教育培训

    近日,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黄土梁子镇食用菌...

    2023-04-25 11:24:22

    青海:“高寒地区农作物秸秆基质化栽培食用菌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青海:“高寒地区农作物秸秆基质化栽培食用菌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

    2022-11-03 11:43:40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召开成果转化与推广基层技术服务点培训会议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召开成果转化与推广基层技术服务点培训会议

    前日,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召开成果转化与推广...

    2022-11-02 14:42:03

    祝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当选中共二十大代表

    祝贺!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当选中共二十大代表

    近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二...

    2022-09-27 13:45:27

    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举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9月23日,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举办菇农加油站带...

    2022-09-27 08:57:36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