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漳县:完善全产业自主发展链条 食用菌拓宽致富路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力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积极筹措资金,全力创建基地,倾心打造品牌,科学有序推进,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在石川、东泉、四族、三岔、殪虎桥等7个乡镇建成黑木耳、羊肚菌、平菇、金耳、人培松茸等食用菌生产基地450亩,食用菌栽培规模已达600万棒(袋),产量达9000多吨,实现产值7200万元。
为有效全面推动全县食用菌规模化发展,全面加强食用菌产业的组织引导,该县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乡镇干部赴陇南等食用菌产业兴旺区“取经”,对比发展环境,学习培育技术,借鉴经营模式,同时,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经作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科院和四川绵阳等地专家来漳县实地调研指导,出谋划策,先后建成三岔镇食用菌产业园、殪虎桥镇羊肚菌生产基地、金钟镇食用菌生产基地、武当乡平菇生产基地以及石川镇、四族镇、东泉乡黑木耳生产基地,使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
为避免“食用菌”水土不服,该县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5期,累计培训人员280人(次),同时,先后6次组织合作社负责人和有意愿需求群众240人(次)前往四川绵阳、陕西杨凌等地培训考察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引进并成立漳县鑫源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漳县陇泰鑫业农业科技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等食用菌生产企业2家。
据了解,该县先后投资近1200万元,支持食用菌企业和合作社发展,注入村级集体经营资金25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263万元、配股资金247万元,扶持食用菌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为完善食用菌全产业自主发展链条,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进鑫源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拟定投资8000万元,计划建设日产能10万棒的制菌生产线、完善食用菌生产链条、巩固生产基地,并与四川绵阳等地制菌企业衔接,对漳县羊肚菌等野生菌源采种扩繁,并在武当、盐井、大草滩等乡镇建成野生食用菌粗加工车间4家,加大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