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湖北省孝感市不断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以贫困户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人工食用菌扶贫产业,带贫减贫取得明显成效。5年来,全市食用菌扶贫产业总投资4501.2万元,总产量2186.46吨,总产值3499.63万元,累计带动贫困劳动力1936人,其中务工1126人。
1.试点推广,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坚持“以扶贫促开发,以开发带脱贫”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自动化、产业化发展,以人才技术、生产链条、销售渠道成熟的孛畈镇为试点,投资633万元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打造集“点养种采”“烘干冷藏”于一体食用菌产业链条,养菌量较传统工艺提升了10倍,菌棒成活率提高了5%。试点成功后,延伸推广至周边乡镇,取得了较好示范带动效果。
2.立足实际,积极探索联结模式,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一是“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公司与贫困户统一签订种植协议,统一提供菌包及技术指导,统一保底价收购干菇或鲜菇,保障贫困户收益。二是“公司+合作社+贫困村(户)”模式,菌菇产业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合作社承包经营并带动贫困户务工增收,公司负责回收产品。三是“公司+贫困户”模式,公司设立菌包生产车间、技术培训车间、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并与种植户签订保障合同,带动贫困户就业。
3.广泛宣传,提升带贫减贫成效。通过多平台、多渠道深入宣传报道,让贫困户、农村致富产业带头人和在外“四有人士”知晓产业扶贫优惠政策,引导其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工作。市里引进的湖北广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在9个乡镇20多个村搭建菌棚,带动200余名贫困户增收1000多万元。市里通过食用菌种植、入股分红、务工就业,带动170余户贫困户增收。应城市引导鼓励创业致富带头人龚桂芳创办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50多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