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食用菌大国,食用菌总产量占到全球80%以上,但距离食用菌强国却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菌种。目前,我国80%以上的食用菌菌种依赖进口。其中,双孢菇90%是美国品种,金针菇80%用日本品种,杏鲍菇80%是日本种源……每年因为菌种专利产权需要向进口国支付高额的费用。
过去30多年间,日本白色金针菇品种主导中国金针菇市场,国内生产企业每年需重金外购母种,日产100吨的企业每年需支付200万~300万元菌种使用费,每年支付的金针菇品种使用权费用超3000万元,对于金针菇生产企业而言,目前菌种使用成本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但种源受制于人、单一品种的一枝独秀,所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从业者担忧,有一天可能陷入“卡脖子”危机。
菌种问题近年也引起了行业重视,一些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也在积极培育自主研发的菌种,但我国食用菌菌种种源安全现状堪忧,种业小、散、弱,对外依存度极高。目前,我国食用菌栽培品种有80多种,形成商品50余种。规模化栽培30余种,带有外国种源血统的品种占80%,产量占75%。如何破解食用菌大国,“菌种小国”的难题,值得行业深思。
大多企业不重视自主育种
从内部来看,我国大多食用菌企业存在“育种不如买种划算”的心态,缺乏雄厚的自主育种创新实力和战略眼光。从国际上来看,海外企业在销售设备时会提出免费送工厂设计,实际上这是一种捆绑策略,让国内食用菌企业无法摆脱。
过往一段时间,国内食用菌产业比较急功近利,忽视需要长期投入的优良菌种选育工作,尤其是大型工厂化栽培企业普遍使用国外良种,造成所谓“菌种小国”的观感。食用菌菌种自主研究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产业安全的需要,也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需要。
理论上,我国是世界上野生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世界已被发现的可食用菌大约2000多种,中国就有900余种,能够人工栽培的菌种近100种,形成商品的约50种。然而,其实99%的野生资源并不好,必须通过杂交集中亲本优点,才能得到高产优质的品种。就像目前我国很多野生品种的口味只适合当地人的消费习惯,一旦要在市场上推广开,就必须进行改良品种,育种不难,难的是筛选。筛选工作量很大,花费很大,这就必须要和企业合作。高校去做方法研究,科研机构侧重育种技术方面,企业承担起育种工作。
专家一致认为,打破“菌种小国”的困局,一定要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种质资源丰富,育种技术先进;企业对品种筛选能力强,成果转化快。由此,高校与企业,科研与生产,走到了一起,成为利益相关的合作伙伴。
2017年启动的第三轮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将金针菇育种列为重点子项目,并提出了“3年追赶、5年超越、10年引领”目标。该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牵头,与万辰生物合作,旨在发挥双方优势,在较短时间内突破国外种源垄断。2019年育成的“农万金8号”,产量与品质已接近日本品种“T022”;2020年育成的“农万金9号”,品质与“农万金8号”持平,单产超过“T022”。目前,“农万金9号”已在万辰生物广泛使用,在白色金针菇领域实现对进口品种的替代。最近,他们又选育了一个茶色金针菇。
或许十年内打破困局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我国食用菌菌种自立自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选育出一批白色金针菇、黄色金针菇等工厂化食用菌专用品种,农业式食用菌生产使用的新品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宏臻生物研发的黑牛肝,在国际上是领先的。我国企业规模比较大,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在这几年中几乎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实际上,我国在野生食用菌驯化栽培方面一直走在前面,茶树菇、黑皮鸡枞、鹿茸菇、羊肚菌等都是近年来驯化成功的。在菌种自主化道路上,应该创制更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菌种,大幅提高我国食用菌栽培优质菌种的自主率。
但要实现菌种自主化首先要有足够大的种质资源库,才不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带领的团队,翻越各地山川河谷,构建最大的野生食药用菌活体菌种库。据悉,目前已驯化3000余株野生菌种,成功驯化得到45属96种687株食药用菌,包括白肉灵芝、芬娜金针菇等珍稀菌。
专家认为,现阶段菌种的卡脖子还不能算完全解决,但是已经朝突破的方向努力了。虽目前大规模种植的食用菌还是国外的品种。但是,这两年发展也很快了,国内培育的品种也在逐渐地推广应用了,包括牛肝菌、金针菇、香菇、绣球菌等等。国内选育新品种的速度远远高于国外,因为国家比较重视。以金针菇为例,预计五年左右,国产化达到70%。所以,未来十年左右时间,我国将彻底撕掉“菌种小国”的标签,让我们拭目以待。(来源:食用菌市场)